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累及神經和皮膚的病毒性
皮膚病,易侵犯年老體弱者。老年帶狀皰疹發病時幾乎100%發生急性神經痛[1]。30%~50%的患者損害消失后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2]。在護理老年患者時,應掌握其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有效的溝通及護理,對促進疾病的康復,預防其他老年并發癥,起著積極的作用。我科于2000~2004年收治90例老年帶狀皰疹患者,通過積極干預護理,局部皮損未發生感染,神經痛很快消失,均痊愈出院。
1 臨床資料
90例患者均來自2000~2004年住院病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4歲。病變位于頭面部15例,腰腹部40例,胸背部20例,四肢15例。其中20例患者有
高血壓病史,5例
糖尿病史,1例同時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史。
2 護理
2.1 治療時的護理
2.1.1 水皰護理: 帶狀皰疹患者的突出皮損為無菌水皰,保護水皰避免感染尤為重要。囑患者忌搔抓,不刺破皰壁,暫不行沐浴和洗發。外用具有抗病毒、消炎、收斂藥物,每日3~4次。護士協助搽藥時,動作要輕柔,搽完藥,皮損部位要盡量暴露,避免藥物沾染衣物及水皰受摩擦破裂。
2.1.2 局部濕敷: 皮疹面積廣泛、大片水皰局部紅腫者,給予生理鹽水500 ml加慶大霉素40萬單位、地塞米松10 mg局部濕敷,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濕敷時紗布緊貼皮疹表面,紗布的厚度為4~6層。
2.1.3 氦氖激光外照射: 皮損處每日照射一次,每次15~20 min。照射之前,要告之患者避免眼睛直射,采取舒適的體位,皮損在頭面部的,要用雙層紗布遮蓋眼睛。照射完畢,護士要協助老人慢慢起身,避免起身過快,引起頭暈等不適。
2.1.4 神經痛護理: 部分患者皮損已消退,神經痛仍較明顯,護理的重點在于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可行理療,如:微波或神燈照射,操作時注意頻率、時間及距離的調節,避免燙傷。持續劇烈疼痛的,行神經阻滯封閉治療,同時用復方青黛膏包敷48 h。
2.1.5 眼部帶狀皰疹護理: 由于三叉神經眼支受累,可累及角膜,甚至可引起全眼炎,導致失明。除局部濕敷外,要加強眼部護理,0.9%氯化鈉清洗眼部,用阿昔洛韋、氯霉素眼藥水,定時滴眼,注意休息,避免眼睛疲勞。
2.2 飲食的指導
2.2.1 無其它疾病的指導: 應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排骨湯、新鮮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飲食。
2.2.2 有高血壓病的指導: 宜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優質蛋白的食物及含鉀、維生素高的水果,如:瘦豬肉、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少吃動物骨髓、內臟,忌食腌制品、皮蛋及含鈉高的飲食[3]。
2.2.3 合并糖尿病的指導: 飲食宜定時定量,少食含糖及淀粉的食物,如:白糖、紅糖、土豆、芋頭、紅薯、藕等。應注意主食粗細、副食葷素搭配,多進食新鮮蔬菜及植物蛋白[4]。
2.3 一般生活護理老年帶狀皰疹的患者入院時,護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關帶狀皰疹疾病的健康教育,安排在兩人房間,病房內設施齊全,室內保持安靜、清潔、明亮。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穿寬松舒適的全棉內衣。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高血糖時,引起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營養障礙,導致皮膚結構改變而誘發皮膚病變及感染[4]。在護理時,除正確指導飲食,定期監測血糖外,應做好皮膚的護理及預防。囑患者保持皮膚清潔,水溫40 ℃為宜。皮膚干燥伴瘙癢者在水中加少許甘油和薄荷,忌搔抓,皮膚無破損,可適當按摩,以手指輕敲或輕拍為宜[4]。
2.4 心理護理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結構,加之疾病本身神經痛的影響,導致睡眠功能紊亂,情緒往往不佳。在護理老年患者時,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特點,進行有效溝通。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及子女在院陪伴老人,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病人做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級拳、練劍等,促進疾病的康復。高血壓患者,要勸其
戒煙、少飲酒,情緒保持穩定,并注意監測血壓情況。
2.5 重癥患者病情觀察對老年體弱或患惡性
腫瘤等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毒可擴散,皮損呈泛發性,并可出現血皰、大皰,甚至壞死,常伴高熱、肺炎、腦炎等[2],護理時,要細心觀察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警惕神經系統的并發癥,尤其是腦膜腦炎發生。
參考來源:《鄖陽醫學院學報》2005年10月24卷5期;《90例老年帶狀皰疹的護理》;陳都紅, 楊 平, 何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