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臨床常見病,多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所致,多見于春秋季節。一般臨床常規采用靜脈點滴阿昔洛韋、病毒唑等抗病毒及維生素類營養神經藥物,中醫則以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為主,如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湯等,外用干燥及收斂類藥物,療程一般10~15天及以上。而筆者采用火針點刺療法,一般療程7~10天左右,具有療程短、療效好、安全、操作簡單等優點。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筆者采用火針療法11例,其中帶狀皰疹在腰背部9例,在四肢2例;與過去常規療法(即靜脈給藥或者口服中藥治療)13例(帶狀皰疹在腰背部9例,在四肢4例)相比;患者年齡均在19~65歲之間。采用的火針療法具體操作方法:(1)病人取臥位,皰疹朝上,用碘伏棉球消毒皰疹及周圍皮膚,再用消毒干棉球輕輕擦干,充分顯露皰疹,視野清楚。(2)作好病人的解釋工作,要求病人積極配合,消除恐懼心理。(3)用火針(或者用3#回形針掰直做成簡易的火針),一端放在酒精燈上燒烤,火針燒紅后,在皰疹皰壁緊張發亮處點刺,不宜過深,皰疹內皰液由于高溫汽化,偶爾可聽到皰壁破裂的聲音,病人疼痛感覺不明顯,點刺后可見皰疹點刺處皮膚收縮,表面潮紅。較小的皰疹由于皰液汽化,創面清潔干燥,較大的水皰可多次點刺,但點刺范圍不宜超過它的基底部,并用消毒干棉簽擦干溢出的皰液。(4)皰疹較多,病變范圍較廣時,適宜分次點刺,一次不宜點刺過多,先點刺皰壁緊張發亮的皰疹或者較大的水皰,第2天繼續用火針點刺剩余的皰疹,以此類推。如果患者體質較差,可間隔2~3天,并給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等增強免疫力及支持療法。(5)皰疹火針點刺完后,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傷口創面,外涂阿昔洛韋軟膏,或者用爐甘石洗液等收斂類藥物。(6) 帶狀皰疹早期皰疹較小時,用火針點刺療法,療效尤其顯著。
注意事項:(1)注意無菌操作,為防止繼發感 染,可酌情選用抗生素預防。(2)火針必須燒紅,并要求達到較高溫度。(3)點刺要準確,速度要快,動作輕柔,不得燙傷皰疹以外的皮膚。碘伏消毒后要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充分顯露皰疹,不得盲目亂刺。(4)點刺不宜過深,以皰疹內皰液汽化,表面干燥為佳(較大水皰不宜強求),不得刺入皮下肌層。(5)治療后宜配合給予抗生素、抗病毒及維生素類藥物,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6)注意個人衛生,但避免洗浴,以免傷口感染。(7)當患者有重大疾病時要慎重,如
糖尿病等。
療效比較:帶狀皰疹經過火針療法后,第2天火針點刺處傷口結痂,愈合良好,皰疹基底部充血明顯好轉,有神經痛并發癥的患者疼痛明顯緩解,療程大大縮短。采用火針點刺療法5~10天痊愈8例占總病例的72.7%,10~15天痊愈2例占總病例的18.2%,15天以上痊愈1例占總病例的9.1%。常規療法5~10天痊愈3例占總病例的23.1%,10~15天痊愈6例占總病例的46.2%,15天以上痊愈4例占總病例的30.7%。而且采用火針點刺療法并發癥明顯少于常規療法,隨著皰疹的痊愈,有神經痛等并發癥的癥狀也逐漸好轉消失。
2 討論
帶狀皰疹中醫稱“纏腰火丹”、“火帶瘡”,俗稱“蛇丹、蜘蛛瘡”。這種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神經和皮膚同時受累的)
皮膚病,多是由情志抑郁,肝氣郁結,久而化火;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郁而化熱,濕熱內蘊,復因外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生。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等等。火為溫熱之首,火能燥濕。取火針性熱善溫通,濕得熱而散、氣得熱則行、郁得火乃發的原則。
帶狀皰疹西醫認為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
感冒等,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癥。同時帶狀皰疹早期和急性期可見皰疹壁緊張發亮,而皰疹壁卻不易破裂,皰疹內壓力增加,皰疹內的病毒及代謝產物刺激基底部,基底部充血,皰疹內壓力增大有利于病毒向周圍組織擴散,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皰疹呈現蔓延之勢,皰疹病變范圍擴大,侵害到周圍神經組織,癥狀加重,疼痛難忍,所以部分患者在皮膚出現皰疹后2~3天出現癥狀加重,故認為皰疹內壓力對皰疹蔓延及癥狀加重意義重大。
火針點刺療法后,皰疹壁破裂,皰液汽化,皰疹內壓力下降,不利于病毒向周圍組織擴散,同時火針高溫能夠殺滅部分病毒,加快了體內病毒的清除。火針點刺后,皰疹壁破裂,外用阿昔洛韋軟膏等抗病毒藥物能直接滲透到皰疹基底部殺滅病毒,比常規療法外用藥物在皮膚吸收后才能殺滅病毒,療效好得多。
根據針灸治療疾病具有局部作用和雙向調節作用的特點,火針的刺激強度大,點刺后即見皮膚收縮,表面潮紅,局部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局部新陳代謝,并有激發經氣、溫通經絡、化濕止痛之功。同時針刺對機體的良性雙向調整作用也加快了皰疹的痊愈,大大縮短了治愈療程,這是常規療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所以認為采用火針點刺治療帶狀皰疹,具有療程短、療效好、安全、操作簡單、費用低廉、并發癥少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中華醫藥雜志》2007年7月7卷7期;《帶狀皰疹的火針新療法》;孫楚中,袁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