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應用聚肌胞治療
帶狀皰疹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符合帶狀皰疹診斷的病例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齡40歲。臨床表現主要為成簇狀水皰沿頭面部及軀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均伴有神經痛,其中10例為肋間,3例為腰部,3例為頭面部。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8例。對照組只是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每天肌注1次聚肌胞2mg,連續1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疼痛緩解時間為4~6天,平均4.5天;對照組疼痛緩解時間為6~10天,平均為7.8天。治療組疼痛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2 討論
帶狀皰疹系病毒感染,其臨床特征為成簇狀水皰性皮疹,沿神經排列成帶狀,單側性,有明顯的神經痛,伴發熱或全身不適。臨床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及特殊體征,皰疹間有正常皮膚,沿神經排列。目前對帶狀皰疹無特殊療法,一般采用止痛、針灸、局部敷藥等對癥處理,雖為自限性疾病,但病程長,
神經性疼痛重,部分患者難以忍受,治療不及時可能伴有后遺神經痛。
聚肌胞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雙鏈核糖核酸,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機制主要通過誘生內源性干擾素而抑制病毒復制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聚肌胞還有不以干擾素為中介的抗病毒機制,目前尚未被闡明。本組16例帶狀皰疹分組治療結果表明,加用聚肌胞治療較單純對癥治療疼痛緩解時間明顯縮短,提示聚肌胞在抗水痘類病毒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且未發現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4年5月4卷10期;《聚肌胞治療帶狀皰疹16例臨床觀察》;梁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