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1999年5月以來,應用自制八角定痛沖劑對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均為我科門診及住院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病程2周~2年,平均9.5周,年齡21~80歲,平均47.6歲;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病程2周~1.8年,平均9.3周,年齡20~76歲,平均47.4歲。兩組病例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蛇串瘡的氣滯血瘀型診斷,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每次服八角定痛沖劑(由八角楓、乳香、沒藥、蒲黃、五靈脂、蜈蚣等組成)1袋(10g),2次/d;對照組服芬必得1片,維生素B1 20mg,2次/d。兩組病例在試驗期間均不用其他止痛、鎮痛、抗感染藥物。1周復診1次,2周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判定結果。停藥2~4周內判斷復發率。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為疼痛完全消失,好轉為疼痛明顯減輕,無效為疼痛無變化或加重。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果 (略)
2.2 復發 治療組治愈病例中無復發;對照組停藥3周復發1例,占25.0%。治療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帶狀皰疹后疼痛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標準僅有氣滯血瘀型,對指導臨床已顯不足。我們認為應補充陰虛、氣虛、陽虛、濕滯四型辨證,分別應用一貫煎、補陽還五湯、麻辛附子湯、三仁湯等結合八角定痛沖劑,取得明顯止痛效果。分型辨證的標準(1)陰虛型:皰消痛不止,口干欲漱不欲飲,午后身熱或盜汗,舌質紅絳,舌苔薄黃或少津欠潤,脈弦細或細數;(2)氣虛型:皰消痛不止,疼痛動則加重,或動則出汗,倦臥納差,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或根膩,脈緩或澀;(3)陽虛型:皰消痛不止,遇寒則痛甚,面色白或青,大便溏,小便清長,伴腰膝冷痛,舌質青暗或淡白,舌苔水滑,脈沉遲或沉澀;(4)濕滯型:皰消疼痛綿綿,頭重身圍,多寐不易醒,舌質紅,舌苔厚膩,脈濡或滑。
綜上所述,八角定痛沖劑對皰疹后疼痛的止痛及防止復發有明顯的療效,但治愈率方面仍有不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皰疹后疼痛的分型能否補充陰虛、氣虛、陽虛、濕滯四型,值得商榷、完善。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5年2月2卷1期;《自制八角定痛沖劑對皰疹后疼痛30例臨床觀察》;歐陽曉勇 劉復興 丁保國 黃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