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HZ)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
皮膚病,其發病與機體的抵抗力密切相關,通過對患者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有利于指導臨床綜合治療.
1 臨床資料
200301/200706收治具有完整資料的HZ患者186例(含其它科住院并發HZ 36例),男101例,女85例,平均年齡52.8歲,其中18歲以下14例(7.5%);19~40歲30例(16.1%),41~55歲(19.4%);≥56歲106例(57.0%). 發病季節為冬末春初46例(24.7%),春季21例(11.3%),夏季14例(7.5%),秋季19例(10.2%),秋末冬初58例(31.2%),冬季28例(15.1%). 186例HZ患者中: 長期吸煙36例(19.4%),長期飲酒22例(11.8%),長期吸煙加飲酒21例(11.3%);工作過勞30例(16.1%),生活不規律29例(15.6%),吸毒或曾吸毒21例(11.3%),無不良嗜好27例(14.5%). 三叉神經受累76例(40.9%,其中眼支41例、上頜支17例、下頜支9例,三支同時受累的9例),面、聽神經受累38例(20.4%,其中面神經25例,面、聽神經同時受累13例),脊神經累的62例(33.3%,其中頸神經受累的5例,胸段神經受累36例,腰段神經受累的17例,骶神經受累4例),股、臂叢及尺、橈神經受累10例(5.4%). 皮損尋常型102例(54.8%),其中5例伴口腔黏膜大潰瘍. 特殊類型84例(45.2%),其中大皰型24例,壞疽型29例,出血型25例,播放型6例(4例淋巴瘤和2例肺結核。. 先神經痛后起皰者107例(57.5%),其中神經痛3 d出現皰疹49例,4~7 d 39例,8~12 d 19例;先起皰疹后神經痛29例(15.6%),且均在皰診發生后3 d內出現;皰疹與神經痛同時出現50例(26.9%). 治療: (1)先神經痛后起皰疹者,早期給予相當于潑尼松30 mg加抗病毒藥(阿昔洛韋或單磷酸阿糖腺苷)107例;(2)先起皰疹后神經痛者,抗病毒藥(同Ⅰ組)加一般止痛劑及干擾素或
轉移因子29例;(3)皰疹與神經痛同時出現,以上兩種子方法聯合應用50例. (1)中有2例(
高血壓和
糖尿病各1例),(3)中有2例(
腫瘤患者)治療后仍劇痛,最后行神經阻滯療法后劇痛消失,其他患者均臨床治愈.
2 討論
本組186例HZ各年齡組的發病呈階梯樣上升,56歲以上者占多數;發病季節以冬春季及秋冬季交界為最多,各年齡段在此季節也呈遞升趨勢;長期吸煙、飲酒、過度疲勞、生活長期不規律者隨年齡增加HZ比例越高;兒童少年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腹瀉后患HZ比例較多;特殊類型、有基礎病和并發癥年齡≥56歲的患者占大多數,且住院天數超過3 wk者比例較多;三叉神經受累例數多于肋間神經76∶62,更多于其他部位.而且所有神經受損患者中,≥56歲所占比例最多;治療上先出現神經痛或神經痛和袍疹同時出現者早期應用激素效果比較滿意.以上特點都顯示隨年齡的增加、季節交界時氣候變化大、影響健康的不良生活嗜好、一些降低或擾亂機體免疫平衡的疾病等,都會導致HZ臨床表現的性質加重,HZ還與各個年齡組的免疫狀態及對創傷的適應性和其他神經生理反應的改變有關,尤其是與中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自穩性差有關.
參考來源:《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年4月29卷8期;《帶狀皰疹186例相關因素分析》;王寶仁,王元秋,安 靜,桑 明,鐘秋菊,汪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