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眼科雜志》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探討更昔洛韋膠囊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是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單盲的研究方法。選取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門診確診的60例(60只眼)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型為角膜基質炎與角膜內皮炎,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使用0.15%更昔洛韋凝膠,每日4次,以及0.1%氟米龍滴眼液,每日3次;試驗組使用更昔洛韋凝膠與氟米龍滴眼液滴眼,用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聯合更昔洛韋膠囊,每日3次,每次1000 mg,用藥時間為8周。
治療前與治療后1、2、4、6及8周隨訪,評估眼痛、視物模糊、畏光、異物感、流淚等癥狀與結膜充血、結膜水腫、睫狀充血、角膜炎癥反應、角膜后彈力層皺褶、角膜后沉著物等體征,評價治療有效率與治愈率,并觀察用藥后不適感與副作用。兩組間癥狀與體征評分值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角膜知覺變化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治療前癥狀(對照組10.70±3.61,試驗組11.87±3.47)與體征(對照組13.83±3.74,試驗組15.27±3.83)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Z=-1.269、-1.419,P>0.05)。對照組在治療后各隨訪時間點的總評分值分別為13.63±7.64、10.53±7.18、7.83±6.49、5.37±5.33及4.37±5.11,試驗組分別為8.37±4.31、2.70±2.65、0.70±1.44、0.33±0.92及0.17±0.65,均顯著低于對照組(Z=-2.801、-4.895、-5.260、-4.758、-4.292,P<0.05)。
對照組在治療后各隨訪時間點的有效率分別為50.0%、73.3%、86.7%、93.3%及96.6%,治愈率分別為0.0%、3.3%、16.7%、30.0%及43.3%,而試驗組在治療后各隨訪時間的有效率均為100.0%,治愈率分別0.0%、36.7%、76.7%、90.0%及93.3%,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0.00、16.433、22.571、22.636、17.330,P<0.001)。對照組與試驗組的復發率分別為16.7%與1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557,P=0.448)。試驗組末見明顯的用藥后不適感與肝腎功能損傷等副作用。
由上述臨床研究可知:更昔洛韋膠囊能夠有效輔助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基質炎與內皮炎,緩解癥狀與體征較快,縮短病程明顯,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