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主要侵犯粘膜,尤其對單層柱狀上皮和移行上皮所形成的粘膜有親和力。感染后淋菌侵入男性前尿道、女性尿道及宮頸等處,由于其表面的菌毛含有粘附因子,因而粘附到柱狀上皮細胞的表面進行繁殖,并沿生殖道上行,通過柱狀上皮細胞的吞噬作用而進入細胞內繁殖,導致細胞溶解破裂,淋球菌遂被排至細胞外的粘膜下層。淋球菌內毒素及淋菌表面外膜產生的脂多糖與補體結合產生一種化學毒素,能誘導中性粒細胞聚集和吞噬引起局部急性炎癥,出現充血、水腫、化膿和疼痛。當細菌進入尿道腺體和隱窩后,腺管開口及隱窩被阻塞,潛藏的細菌成為慢性淋病的主要病灶。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為了解開封地區淋球菌的敏感藥物,探討該地區淋病治療方案。方法是選取400例淋病患者,測定淋球菌菌株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按擬定方案(大劑量及聯合應用抗菌藥物)和衛生部2000年推薦方案用不同藥物對400例淋病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對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發現大劑量及聯合應用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治愈率高于衛生部2000年推薦方案(試驗組治愈率99.5%,對照組為92.0%;P<0.005)。由上述臨床研究可得出,開封地區治療單純性淋病宜選用①大劑量頭孢三嗪;②頭孢三嗪+氧氟沙星;③氧氟沙星+大觀霉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