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要去除病因: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藥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藥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后,不要再吃這種食物。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酰膽堿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抗組胺類藥物是治療各型蕁麻疹最常用的藥物。大多數患者經抗組胺藥物治療后即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患者較為頑固。對頑固難治性蕁麻疹可以增大劑量或聯合用藥。
慢性蕁麻疹(CU)的嚴重性和臨床類型變化很大,因此治療方案應個體化。與其他過敏性疾病一樣,如果確定有特異性的誘發因素,治療應包括避免誘發因素。臨床上用于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藥物是抗組胺藥。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賽更定等)可有效減輕癥狀和皮損數目,但常有鎮靜(嗜睡)和抗膽堿等副作用,限制了其長期和白天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的鎮靜作用弱,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的一線藥物。一般建議連續、規則服用3-6個月,然后逐步減量。對于單用一種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癥狀這,可考慮劑量加倍、聯合其他不同類型抗組胺藥物等方案。詳情登陸新藥網咨詢。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慢性蕁麻疹患者日常生活有以下注意事項:
1.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避免強烈抓搔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刺激強烈的外用藥物。
3.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灶,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