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睪丸硬結、結核:中醫上稱為慢性子癰,多由淋漓染毒、病毒感染。氣滯血瘀等因素,導致外邪入侵,邪毒結滯不散,熱久成瘀,久積成塊變結。亦可由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睪丸炎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久而在睪丸上形成硬結,最終導致睪丸硬結、結核的產生。癥狀:睪丸僅有微痛或脹痛感,用手觸摸睪丸表面用不規則的硬結。
2.附睪結節:附睪結節亦稱附睪結核,多由慢性附睪炎或細菌逆行感染前列腺,精囊經輸精管蔓延至附睪所致,若治療不及時,嚴重時出現膿腫,破潰后經久難愈。癥狀:發病緩慢,無疼痛,少部分患者發病突然,局部疼痛明顯,陰囊皮膚紅腫,同時附睪局部出現不規則結節,質硬,嚴重可波及整個附睪。
3.睪丸炎、附睪炎:
附睪炎:30歲左右的人多見,大多由于遲遲不愈的尿路炎癥被細菌反復感染,致使病菌經輸精管管腔進入附睪,它常與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并發。部位可單側可雙側,發作時間可急可緩。癥狀:整個陰囊紅腫熱痛,觸摸敏感,小便時灼痛,陰囊靜止時疼痛,仰臥時癥狀減輕。
睪丸炎:多因附睪炎直接蔓延至睪丸所致,或由其它感染,如腮腺炎,前列腺炎等下行感染引起,而兒童急性睪丸炎通常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癥狀:跟附睪炎類似,但睪丸紅熱不是那么明顯和強烈,你可以明顯看到單側或雙側睪丸腫大,按著疼痛,陰囊皮膚也明顯紅腫,同時摸起來熱熱的。
4.緊縮經脈曲張:緊縮經脈曲張多發與30-40歲男性,并且左側發病率高于右側,多有緊縮經脈血流瘀積,造成精索水腫瘀血阻塞,壓力增大,進而產生曲張。緊縮經脈曲張也可由腎臟腫瘤引起。緊縮經脈曲張不可輕視,它可造成睪丸萎縮和精子生成障礙,陽痿、早泄,甚至導致不育。癥狀:用手觸摸,陰囊內有軟體蟲樣感,陰囊墜脹不適,有時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溝,久站及勞累后癥狀加重,平臥緩解,大部分患者伴有陽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睪丸萎縮。
5.一般是由于睪丸炎或睪丸瘀傷及其它睪丸疾病引起,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較為普遍,發病率高,是嚴重睪丸疾病的主要征兆。單純性睪丸腫痛。
6.寒性腎病:癥狀表現為頭面浮腫,下肢腫痛,腰腎疼痛,尿急,尿頻,尿濁。主要由于精索經脈和泌尿系感染腎臟,形成腎盂腎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