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評價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對36例住院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奧氮平治療,起始劑量5mg·d-1,1w內根據病情調整至治療劑量10~25mg·d-1,平均劑量16.33±5.24mg·d-1。療程8w。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2、4、8w末采用潘氏量表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評定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2、4、8w末潘氏量表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均<0.01)。其中痊愈15例(41.7%),顯進12例(33.3%),進步6例(16.7%),無效3例(8.3%),總有效率91.7%。不良反應輕微,無明顯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結論 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奧氮平;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
奧氮平是一種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屬于噻吩苯二氮卓類衍生物,其結構和藥理特性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氯氮平相似,近年臨床應用日見增多,但臨床療效報告不一。我們對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了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2年6月~2004年7月我院住院的36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齡18~51a,平均30.8±9.5a;病程1mo~3a,平均14.2±10.2mo。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均為首次發病;(3)潘氏量表(PANSS)評分≥60分;(4)入院前1w內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或1mo內未肌注長效抗精神病藥;(5)排除腦器質性疾病、酒精或藥物依賴者和孕婦、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1.2.1 治療 奧氮平起始劑量5mg·d-1,1w內根據病情調整至治療劑量10~25mg·d-1,平均劑量16.33±5.24mg·d-1。療程8w。根據病情需要,可短期聯用苯二氮艸[]卓類藥物或安坦。
1.2.2 療效評價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4、8w末采用PANSS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根據PANSS減分率判定臨床療效: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著進步,≥25%為進步,<25%為無效。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進行心電圖、腦電圖、血常規、血糖、肝功能及體重監測。
1.2.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資料整理及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PANSS評定 治療前及治療2、4、8w末PANSS評定總分分別為84.1±14.6、70.3±5.1、57.8±15.6、45.2±12.5,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
2.2 臨床療效 36例患者全部完成8w治療,其中痊愈15例(41.7%),顯著進步12例(33.3%),進步6例(16.7%),無效3例(8.3%),有效率(痊愈+顯著進步+進步)91.7%。
2.3 不良反應 主要表現為:體重增加≥2kg·8w8例(22.2%),嗜睡5例(13.9%),乏力4例(11.1%),口干3例(8.3%),便秘1例(2.8%),靜坐不能2例(5.6%),肌張力增高1例(2.8%),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2例(5.6%),但癥狀較輕,經對癥處理很快恢復正常。無明顯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未發現治療后血糖升高病例。
3 討論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克服了傳統D2受體阻滯劑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的缺點,在美國已被列為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1]。本研究結果顯示: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有效率達91.7%,高于有關文獻報道[2,3]。可能與本文所選病例為首發患者,對藥物較為敏感,且觀察時間相對較長有關。
本組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主要為抗膽堿能作用、體重增加及一過性轉氨酶升高,與國內外報道一致[2,4,5]。體重增加的發生率為22.2%,與瞿嘉興[3]報道結果相一致。奧氮平致體重增加的機理可能與其抗5羥色胺2A(5HT2A)、5HT2c、組織胺H1、毒覃堿M1受體性能較抗多巴胺D2受體強有關[5]。奧氮平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較小,所以也適用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奧氮平在治療期不需逐漸加藥,首次給藥即可達到有效治療劑量,這對于增加服藥的依從性、簡化治療方案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盡快控制癥狀,減少住院時間。總之,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而輕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Tollefson GD,Birkett MA,Kiesler GM, et al.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olanzapine versus clozapine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linically eligible for treatment with clozapine[J].Biological psychiatry,2001,49(1):52
[2] 舒良,劉平,周沫,等.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開放性臨床驗證[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32(4):223
[3] 瞿嘉興.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25例臨床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3,9(1):46
[4] Tollefson GD, Sanger TM. Negative symptoms: a path analytic approach to a doubledblind, placed and haloperidol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ith olanzapine[J].Am J Psychiatry,1997,154(5):466
[5] 喻東山.抗精神病藥與體重增加[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2,28(6):479
作者單位:518020(廣東·深圳)深圳市康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