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傳染嗎?不少人都曾經問過這個問題。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科疾病,是一種持續、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是以基本個性,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多青壯年發病,進而影響行為及情感。
有的家屬在病人患病后不愿將病人送往醫院,有的人不敢接近精神分裂癥病人,他們擔心怕“傳染”上精神分裂癥,這種擔心是很不科學的,也是毫無必要的。
傳染病的特點
大家知道,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或螺旋體等侵入人體導致的一類疾病。沒有病原體的傳染,人不會患傳染病。而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哪種病原體與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有關,也就是說精神分裂癥不是病原體所致的疾病,自然也不是傳染病。
傳染病的特點是有病原體,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傳染病還有季節性或地方性。傳染病的分類尚未統一,有人按病原體分類,有人按傳播途徑分類。傳染病的預防應采取以切斷主要傳播環節為主導的綜合措施。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者(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即可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種傳染病的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在預防中應充分利用。除主導環節外對其他環節也應采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各種傳染病。
實際上人們是擔心與這類病人接觸,受他的影響而患病。關于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介紹過,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疾病,但是許多學者認為與病人本身的個性特征有關,也就是說具有精神分裂癥個性特征的人在心理社會因素及某些生物學因素的作用下易患精神分裂癥。如果人格特征無這種發病基礎,即使與之關系密切,也不會患精神分裂癥,例如精神病院的醫護人員,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服務在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身邊,也未見有患病率高的報道。然而精神分裂癥病人家族中的成員患病率高的報道不少,這是遺傳因素的作用。統計資料表明:精神分裂癥的近親中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數倍。且與病人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這是由于遺傳基因起的作用,而絕非傳染所致。
精神分裂癥傳染嗎?答案是否定的,人們無需擔心。一旦發現身邊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癥一定要及早帶他接受治療,以免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