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yǎng),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yī)家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以下是6個可以改善神經(jīng)衰弱的食療依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拍子仁粥:拍子仁10~15克、蜂蜜適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此外,單味棗仁(搗碎先煮)、蓮子等均可與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樣療效。
2、桂圓紅棗粥:桂圓15克、紅棗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
3、小麥粥:取小麥100克,洗凈,放人適量水中,煮沸20~30分鐘后將小麥撈出,加人淘凈粳米100克、去核大棗6枚,煮熟后食用。每日1~2次。連服5~6天。若再加入炒棗仁10克,除治療神經(jīng)衰弱惡心外,安神效果更佳。
4、鮮花生葉湯:鮮花生葉15克,赤小豆30克,蜂蜜兩湯匙。將花生葉、赤小豆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為湯,拋棄花生葉,調入蜂蜜,飲湯食豆。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服。這款藥膳有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適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等。
5、小麥黑豆夜交藤湯:小麥45克,黑豆30克,夜交藤10克,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成湯,棄去小麥黑豆夜交藤藥渣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服。這款藥膳有滋養(yǎng)心腎,安神的功效,適用于心腎不交之失眠、心煩等證。
6、百合棗龜湯:龜肉50克,百合15克,紅棗10枚,調料適量。龜肉切塊,大棗去核,與百合共煮,加調味品,煮至龜肉熟爛即可,飲湯食肉。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食用。這款藥膳有滋陰養(yǎng)血,補心益腎的功效,適用于心腎陰虛所致失眠、心煩、心悸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通過神經(jīng)衰弱的食療方法,仍不能有效的改善癥狀,建議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治療,通過藥物、心理等綜合治療手段來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