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苯丙胺濫用的主要類型是甲基苯丙胺的非法合成和使用.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可由醫囑取得,但曾一度流行的以苯丙胺抑制食欲的做法已被摒棄.對其他適應證(如,發作性睡病,注意力缺陷性活動亢進癥)應用苯丙胺類亦受到限制.
可吸食的苯丙胺(冰毒)受到廣泛關注,盡管它的使用主要限制在夏威夷,加利福尼亞次之;鹽酸鹽是揮發性物質.冰毒的效應比"快克"可卡因產生的短暫的"飄飄欲仙"感更強烈,更為持久.
癥狀和體征
應用苯丙胺或甲基苯丙胺產生的心理效應類似于可卡因的效果.盡管不會出現刻板的戒斷綜合征,但有腦電圖改變,有些人認為該表現符合依賴的生理標準.苯丙胺突然戒斷可使潛在的抑郁表現出來或導致嚴重的抑郁反應.許多人在戒斷后會出現2或3天的強烈疲乏感或嗜睡及精神抑郁.苯丙胺會致耐藥性,但這種耐藥性產生得比較緩慢;但是劑量會逐漸增加,以致后來可以耐受口服或注射好幾百倍于治療量的藥物.對于藥效各方面的耐受性發展并不平衡,因此當患者心動過速和警醒性增強的表現消退時,卻出現了幻覺妄想之類的中毒效應.但即使應用極大劑量也不會致死.據報道,有的長期濫用者竟在24小時內注射苯丙胺多達15000mg,也沒有出現急癥.
苯丙胺濫用者易發生意外,因為藥物會產生興奮與夸大,隨后出現過度疲乏及失眠.靜注苯丙胺可能導致嚴重的反社會行為,并能促使精神分裂癥發作.
持續大劑量應用甲基苯丙胺產生的不良反應有:焦慮,此時患者害怕,顫抖,關注自己的軀體健康;苯丙胺性精神病,患者會錯誤地理解他人的行為,出現幻覺并不切實際地多疑;耗竭綜合征,在興奮期后極度疲乏,需要睡眠;長期情緒抑郁,可能發生自殺.
長期大量靜注苯丙胺幾乎必然會發生偏執性精神病.但大量口服也有可能引起這種情況.一次大劑量或長期應用中等劑量的苯丙胺一般不會引起這種情況.其典型表現為被害妄想,牽連觀念以及"無所不能"的感覺.那些大劑量靜注者往往認為自己遲早要產生偏執心理,所以會從容應對,倒不會出現偏執情況.然而,在濫用藥物極為嚴重時,或在應用數周之后,清醒度也會減退,以至于按照妄想行事.即便是長期的苯丙胺性精神病,也常能康復.曾極度紊亂和偏執的濫用者也能緩慢回復原樣.最重的癥狀消失得最早,一般只要幾天或數周,但像意識混亂,記憶喪失和妄想觀念這樣的癥狀則可持續數月之久.
治療
伴有偏執多疑以及幻聽幻視的急性激越性精神病狀態,應用吩噻嗪類效果較好;肌注氯丙嗪25~50mg可以迅速扭轉這種精神狀態,但可能導致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肌注氟哌啶醇2.5~5mg的療效較好,因為它不會影響血壓,但是卻有可能導致驚人的急性錐體外系副反應可能.安靜的非威脅性的環境一般能使患者得到較好的恢復.每4小時口服氯化銨500mg,可以酸化尿液,加速苯丙胺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