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癥患兒的家長看到小孩不自主的抽動,不斷的清嗓子會為小孩感到擔心,所以迫切地給小孩尋找治療。但是抽動癥也存在過度治療的情況,其中包含過早治療、過分追求控制癥狀……
過度治療:
1,過早的進行治療:我們知道在兒童中抽動障礙很常見,調查顯示超過10%的兒童都會出現抽動,然而大家可能覺得周圍孩子中抽動的也根本沒那么多,原因在于抽動障礙中大多屬于短暫性抽動,可能持續幾周或幾個月就自愈了,不是孩子的父母難以注意到,甚至有時孩子的父母也沒覺得是什么問題就自己好了;抽動持續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多種抽動癥狀共存且超過一年的才叫妥瑞氏癥(即抽動穢語綜合征),發病率大約為1%。所以,當孩子出現抽動時,很可能屬于短暫性抽動,不用藥物也是可以自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會持續發展下去,過早的開始藥物治療是不妥的。
很多家長擔心不及時治療擔心延誤治療時機,其實目前的研究大多認為,藥物治療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只是控制其癥狀。
2,過分的追求癥狀控制: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抽動心理就十分的難受,認為“治好”就一定要治到一點抽動癥狀也沒有,其實并非如此,在選擇藥物治療時, 要權衡治療效果與副作用之間的利弊,完全控制住了癥狀,但副作用明顯,那是得不償失的。
3,過度的中醫中藥治療:很多家長認為中醫治療副作用小,或是聽宣傳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或是看網上、聽人說中醫治療效果好,于是大規模中醫治療。實際上:中藥并非無副作用,由于中藥里成分復雜不清,安全性不一定能得到保證;網上虛假宣傳很多,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數抽動障礙兒童即使不吃藥也會自愈,反而把效果歸功于中醫中藥。
過度使用中醫中藥的害處在于:經濟負擔,常常每月上千元的藥費;中藥的副作用;和中藥帶給孩子的心理負擔。
請一定注意一些不規范的民營醫院、網上看病、郵寄藥物等,往往存在很多陷阱。衛生部是禁止網絡醫療的。正因為如此,我不會在網上開處方,請一定在當地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4,過度求醫:這個已經講過,正如一位家長的留言“我承認自己自從兒子出現癥狀以來心緒全亂了,甚至整晚對著睡熟的孩子不眨眼睛。為了讓孩子快點恢復正常我甚至愿意跑遍全國”,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問題很嚴重,產生心理負擔。
5,過度保護:一些家長聽說抽動和壓力有關,于是為了讓孩子壓力小,什么課外班都停了,甚至休學;有些家長聽說看電視電腦會導致抽動,于是徹底禁止電腦電視;或是補鈣補鐵補鋅…實際上過度的保護和關愛并非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更多“抽動癥過度治療的情況有哪些”這個問題,可點擊官網http://m.358cha.cn/ 查看更多,或撥打康德樂大藥房(原:百濟新特藥房)的全國服務熱線400-101-6868 咨詢。精神專科藥師祝您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