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7月11日,同濟大學與邁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人民幣3000萬元的技術轉讓協議,共同在同濟大學醫學院研發成果的基礎上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真菌感染克隆抗體藥物。
該成果實現產業化后,將成為臨床上更為有效地預防和治療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藥物,填補中國該治療領域抗體藥物的空白。
本次轉讓的科研成果出自同濟大學醫學院姜遠英/安毛毛研究團隊,該團隊由“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姜遠英教授領銜,安毛毛副教授負責具體研發管理,長期從事真菌耐藥機制研究及抗真菌藥物的開發工作,成功建立了抗真菌藥物成藥性研究及臨床前藥效學評價技術平臺,在國內抗真菌藥物研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研究團隊歷經5年的研發,獲得了針對真菌細胞壁高度保守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分子。該抗體分子在多種屬的動物感染模型體內均顯示出較強的抗真菌活性,能夠有效降低感染臟器載菌量和病理損傷,顯著延長實驗動物生存期,并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具備合作進入臨床前研究的可行性。
團隊研究人員介紹說,近年來,由于新的治療技術如器官移植后抗排異反應、腫瘤強化化療等廣泛應用于臨床,臨床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逐年增多,使得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上升。侵襲性真菌感染具高致死性,其根源在于抗真菌藥物研發進展緩慢,臨床可應用品種匱乏且易于產生耐藥性,因此急需新靶點、新機理、更廣譜的創新藥物上市以滿足臨床需求?贵w藥物作為近二十年蓬勃發展的一類全新藥物形式,其在抗感染領域的研發受到了以葛蘭素史克、默沙東等為代表的大型制藥公司和眾多小型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的青睞,紛紛積極布局其中。
邁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主要從事大分子藥物的研發和產業化,在單抗藥物的研發及產業化領域具有良好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公司總裁劉大濤表示,公司已將抗感染抗體藥物研發和產業化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將與同濟大學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姜遠英/安毛毛研究團隊在抗感染藥物領域的研發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共同將此次合作品種推進到產業化階段;同時在此次合作研究基礎上,公司將進一步與同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抗感染創新藥物研究領域長期、深入合作。
記者了解到,同濟大學將根據學?萍汲晒D化相關政策,將所獲得的收益用于激勵團隊科研人員,加強人才培養,購置大型儀器設備,進一步提升團隊科研能力,形成一批水平更高、數量更多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同濟大學在大力提升學校整體科實力的同時,積極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打通將“紙”變成“錢”的最后一公里,以發揮出科技成果的最大效益。學校積極推動各學科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推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在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轉移過程服務、收益分配和管理,以及科研人員激勵等方面,創新機制體制,出臺相關政策,包括將原來傳統的“科學技術研究院”,改制為“一部三院”,即“科研管理部、科學技術研究院、工程與產業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引入第三方科技服務,將教師在服務社會方面的表現納入教師業績考,在教師職稱評聘中增列“社會服務”類等舉措,以全面提升同濟大學服務社會的能力。
來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