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醫院實名叫號,引起民眾、律師業內的廣泛討論。醫院實名叫號,到底有沒有侵犯患者隱私權?到底該不該推廣?
近日,醫院實名叫號,引起民眾、律師業內的廣泛討論。醫院實名叫號,到底該不該推廣?醫院實名叫號到底有沒有侵犯患者隱私權?遼寧鼎泰律師事務所楊功涵律師認為,醫院顯示病人的姓名和就診的科室,出發點是提高工作效率,并無惡意,所以醫院實名叫號,從法律上講沒有侵犯病人的隱私權。
對于廣大患者而言,大庭廣眾之下,或面對電子液晶屏上自己的名字,或聽到自己的名字在廣播中響起,心里總有點別扭。如果看的病屬于隱私范疇,那份尷尬就更別提了……
案例:前列腺患者怵看電子屏
6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和平區中山廣場附近一家醫院,看到候診的患者擠滿了門診大廳。這家醫院采用電子屏幕實名叫號系統,看什么科室,病人的姓名等信息都會被顯示出來。
在泌尿科診室門外,市民徐先生如坐針氈。望著遠方的電子液晶屏,他一直神情緊張,剛一看到自己的名字就箭步奔向診室。“我來看前列腺,這病對于男性來說實在普通,可被人們談說起來,總覺得有點那個……”
類似的情景,記者在數家醫院門診都能看見:實名叫號,即使在男科、婦科等一些相對隱私的科室。
存疑為何不能只叫號?
“眼下,銀行使用編號式叫號系統,醫院咋就不能只叫號呢?”采訪中,不少患者提出疑問。對此,沈陽一家三甲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和銀行不一樣,來看病的以中老年患者為主。他們不習慣被喊號,有時喊了半天號碼也沒有人來。他們只有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才會迅速反應過來。
此外,醫院采取實名制,還為了防止有患者利用與醫護士人員的特殊關系“插隊”;另外,也為了保證患者就診后取藥、付款等都能名號相符,防止出差錯,但卻沒有考慮到患者保護隱私的要求。
樣本推行編號制效果不錯
不過,記者20日在沈陽市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診室外看到,電子顯示屏上出現的只有編號,而無患者姓名。對此,一位科室負責人解釋,由于性病是皮膚科疾病的一種,患者非常注重隱私權。醫院從人性化角度出發,采取了編號制叫號,效果不錯。
相比公立醫院,民營醫院有自己的長處。在北站附近的一家女子醫院,記者看到,這里也沒有設置實名叫號系統,患者只要付了掛號費,就會有護士引導前往哪里看病,患者及家屬都在診室外的候診區等候。而且在診室門口,還專門有一名護士“把門”。患者稱選擇這里的原因就是“隱私不會輕易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