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關兒童安全用藥的問題,盡管各種媒體都作過反復報道,但因藥物的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對兒童造成的傷害,卻仍然時有發生。一旦用藥方式不對或保存方法不正確,輕者可能收不到療效,重者就容易加重肝腎負擔,甚至還有引發中毒的危險。因此,對于兒童家長來說,一定要熟知兒童用藥必備常識。
兒童期
反應和成人不同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但機體尚未成熟,對藥物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
鎮靜藥、阿托品、磺胺類藥、激素等耐受性較大。
酸堿類藥物較易發生酸、堿血癥,應用利尿藥較易引起低血鉀、低血鈉現象。
應用大量或多種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廣譜抗生素時)比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四環素可使牙釉發育不良、牙齦發黃。
必須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發生反應及時采取措施。
此外,家長在給寶寶用藥時,應該牢記以下八項基本原則。
1.要明確診斷,根據病情用藥。
2.選藥時要有明確的指征。
3.嚴格計算用藥劑量。寶寶用藥的劑量一般可按照小兒的年齡、體重、體表面積三種方法計算。其中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肥胖或瘦弱患兒除外),即不同年齡兒童的用藥是成人劑量的:1個月為1/14、6個月為1/7、1歲為1/5、2歲為1/4、4歲為1/3、6歲為2/5、9歲為1/2、14歲為2/3。
4.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注意聯合用藥,合用藥品種不宜超過3種。
5.不要給患兒隨意濫用成人藥。
6.不要濫用常用藥。
7.避免濫用滋補和維生素類藥品。
8.用藥時嚴密觀察小兒的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