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最近走訪了科技部技術前瞻研究組項目執行組組長程家瑜,他向記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國技術前瞻報告》。課題組上千名專家近3年來深入分析了未來1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和對科技的需求,系統調查了信息、生物、新材料三大領域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和趨勢,課題組認為,未來10年我國在這三大領域最有可能的科學突破與技術突破集中在以下10個方面: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下一代網絡體系、納米級芯片技術、中文信息處理技術、人類功能基因組學、生物制藥技術、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農作物新品種培育技術、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
生物制藥技術
生物制藥被稱為生物技術的“第一次浪潮”,其誘人前景引起了全世界各國政府、科技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在過去的30年間,全球生物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美國著名咨詢機構安永公司2004年和2005年發表的第十八和第十九次全球生物技術年度報告分析,2003年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營收達410億美元。目前已有190余種生物技術產品獲準上市,激發起投資者對生物技術股與融資的興趣。
近20年來,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報告2004》統計,我國已有25種基因工程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市藥物達9種,重組人ω-干擾素噴鼻劑2003年4月獲得國家臨床研究批文,可用于較大規模高危人群的預防。但總體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醫藥生物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僅占醫藥工業總銷售額的7.5%左右。
為加快我國生物制藥技術的發展,今后的研究開發重點是:
——生物技術藥物(包括疫苗)及制備技術。圍繞危害人民健康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和腫瘤等重大疾病和疑難病癥的防治與診斷,應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等技術,開發單克隆抗體、基因工程藥物、反義藥物、基因治療藥物、可溶性蛋白質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拓寬醫藥新產品領域;
——高通量篩選技術。目前,國外許多制藥公司已把高通量篩選作為發現先導化合物的主要手段。典型的高通量篩選模式為每次篩選1000個化合物,而超高通量篩選可每天篩選10萬多個化合物。隨著分析容量的增大,分析檢測技術、液體處理及自動化、連續流動以及信息處理將成為未來高通量篩選技術研究的重點;
——天然藥物原料制備。目前,已經發現人類患有3萬多種疾病,其中1 /3靠對癥治療,極少數人能夠治愈,而大多數人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以往多用合成藥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對天然藥物的追求與日俱增。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強天然藥物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