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視網膜病變容易與與一些疾病混淆,比如視網膜靜脈阻塞、 高血壓視網膜病變、低灌注視網膜病變等,視網膜病變不容易辨別也更不容易預防,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本文將詳細為大家介紹預防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措施
視網膜病變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中心視力減退,有中心暗點,視物變形。玻璃體無炎性改變。眼底在黃斑部有黃灰色滲出性病灶及出血,圓形或橢圓形,邊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約為 1/4~3/2視盤直徑(PD)。以1PD以下為多見。病灶邊緣處有弧形或環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點狀出血。病灶外周有一色素紊亂帶。病變大多以中 央凹為中心,半徑為1PD的范圍內。病程末期,黃斑區形成黃白色瘢痕。
如何預防視網膜病變?
由于視網膜病變多為糖尿病的并發癥,因此主要應控制糖尿病和血壓.糖尿病的控制和并發癥檢查證實強度胰島素療法可延緩IDDM病人糖尿病性視網 膜病變,腎病和神經病變的發作和減慢其進展.視覺癥狀有視力模糊,一眼或兩眼視力突然減退,視野內出現黑點或閃光感者,皆應隨時請眼科醫師會診.
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對早兒嚴格限制用氧,是唯一的有效預防措施,除非因發紺而有生命危險時,才可以給以40%濃度的氧,時間亦不宜太長。此外,維生素已早期大劑量應用也可能有一定預防作用。及早發現,及時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有阻止病變進一步惡化的成功報導。
為了預防繼發性青光眼的發生,活動期重癥病例,必須經常予以散瞳,以免虹膜后粘連。散瞳劑以2%omatropine為宜,一可避免atropine中毒,二防止因長期持續的瞳孔散大而引起虹膜周邊部前粘連。
積極做好篩查工作,我國的RO P 篩查標準建議如下: 體重< 2 000 g, 胎齡< 32 周; 高危因素早產兒甚至可以到2 200 g, 胎齡< 34 周。
本病視力的預后,以活動期病情嚴重程度及纖維膜殘存范圍的大小而異。能在活動期第1~2階段自行停止者視力無太大損害;雖有纖維膜殘留,而未累及黃斑部者亦可保留較好視力。當纖維膜形成為4~5度時,視力高度不良。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由于視網膜病變原因不明。目前認為是黃斑部視網膜下有新生血管長入所致,它來源于脈絡膜,病理改變為肉芽腫性炎癥,但是至今仍未得到驗證。面臨著視網膜病變的潛在危險,平日一定要做好預防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