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較高、治療較為棘手的感染性眼病,一般由曲霉菌、鐮刀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所致。角膜是透明、無血管組織,一旦感染真菌后,真菌就會以垂直和平行生長的特性,加速角膜病變的發展。藥物不能通過血管直接作用于角膜病變區,因此真菌性角膜病變往往頑固不愈,甚至導致角膜潰瘍、穿孔。
那他霉素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那他霉素,那他霉素是一種從納塔爾鏈霉菌中提取的四烯多烯類抗生素。在體外具有抗多種酵母菌和絲狀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頭孢子菌,鐮刀霉菌和真霉菌的作用。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藥物分子與真菌細胞膜中的固醇部分分子結合,形成多烯固醇復合物,改變細胞膜的滲透性,使真菌細胞內的基本細胞成分衰竭。雖然這種抗真菌作用與藥物劑量相關,但那他霉素仍是作用明顯的殺真菌劑。
那他霉素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沒有作用。局部應用那他霉素可以在角膜基質層內達到有效濃度,但在眼內液中卻不能達到。局部滴用5%那他霉素不可能全身吸收。如同其他多烯烴類抗生素,通過胃腸道吸收該藥的量非常微小,兔滴用那他霉素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房水和血清中測不出該藥物,但測量的敏感度不超過2mg/ml.致癌,致突變及生殖毒性:尚無長期評價那他霉素對動物的致癌,致突變及生殖毒性方面的資料。
那他霉素滴眼液可用于治療真菌性角膜炎。5%的那他霉素適用于對本品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真菌性瞼炎、結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鐮刀菌角膜炎。如同其他類型的潰瘍性角膜炎那樣,應根據臨床診斷、涂片和角膜喬片培狀等實驗室檢查,以及對藥物的反應來確定真菌性角膜炎開始及持續治療的時間。使用前請充分搖勻。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應用5%那他霉素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佳開始劑量為每次1滴,每1-2小時1次,滴入結膜囊內。3-4天后改為每次1滴,每天6-8次。治療一般要持續14-21天,或者一直持續到活動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大多數病例,每隔4-7天逐漸減少藥物劑量,對確保消除病原體的復制是非常必要的。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療真菌性瞼炎和結膜炎初始劑量可以小一些,為每次一滴,每天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