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病是由于腦組織的老化、萎縮,大腦細胞受損等多種原因而導致的,以智能障礙為主的疾病。早期癥狀為記憶力減退,性格偏執,不喜交往,對人淡漠,生活行動刻板,情緒急躁,睡眠晝夜倒置。進而記憶力、理解力、計算及判斷力等智能活動全面減退。到后期呈嚴重衰退,以致臥床不起,二便失禁,發音含糊,口齒不清,生活不能自理 [1] ,不僅使本人的生活質量下降,也給家庭、社會帶來相應的壓力。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住院時間長,大大地增加了護理工作量。根據老年癡呆患者的生理病理特點及臨床狀況,開展對長期臥床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3年1~11月我院收治老年癡呆臥床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齡78歲。均是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2 結果
在48例老年癡呆患者中,經精心護理其中45例患者生存情況良好。因肺部感染并發心衰死亡2例,家人接出院無系統治療死亡1例。
3 護理方法
3.1 做好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發生 褥瘡的誘發因素為:活動能力下降、年老、感受能力下降、排泄物分泌物等刺激、營養不良。老年癡呆臥床患者占有全部誘發因素 [2] ,而預防褥瘡的主要措施在于消除誘發因素:(1)定時翻身2h1次,翻身時動作輕巧,避免拖拉。(2)給予氣墊床,易受壓部位用氣墊圈、海棉墊等墊起。(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每日指導護工給予擦身兩次(早晚)。擦身后抹些潤膚油,經常檢查受壓部位,定時按摩。(4)保持床鋪干燥平整,避免局部皮膚刺激。(5)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
力。
3.2 做好呼吸道護理,預防肺部感染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肺部感染是住院老年癡呆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做好呼吸道護理,預防肺部感染也至關重要。
3.2.1 保證每日熱量的供給 定時喂食、喂水,增強體質。
3.2.2 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及時通風換氣,調節溫度和濕度,避免直接吸入室外的冷空氣,注意保暖。
3.2.3 定時翻身、拍背 肺部叩打1次/天,每次10min,在進餐前30min或餐后2h進行。
3.2.4 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呼吸變化,及時遵醫囑處理。
3.3 做好口腔的護理 長期臥床老年癡呆患者機體抵抗力極低,無主動性進食進水行為,為口腔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易引起口腔炎,甚至并發全身感染。(1)每次喂食后給予喂水30ml,以沖刷口腔中殘存的食物。(2)每日2次做好口腔護理,用海棉棒蘸0.9%的生理鹽水清潔口腔。(3)對每位患者殘存的牙齒,應心中有數,經常檢查。
3.4 防止泌尿系感染 長期臥床的老年癡呆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也給臨床護理工作增加了許多工作量。
3.4.1 每日定時喂水 24h攝水量>1500ml以達到沖洗膀胱的目的。
3.4.2 保持會陰清潔 女性患者用一次性紙尿褲,男性患 者用一次性
尿袋接尿。每日沖洗會陰,減少尿液對局部皮膚的刺激。大便后及時更換褲子,清洗肛周。
3.4.3 男性患者的尿袋應固定在床沿下 注意觀察防止患者扯掉尿袋,每日更換尿袋。
3.5 飲食護理 老年癡呆患者吞咽肌功能衰退,又不會主動進食,配合喂食時須注意。(1)提供含豐富營養、清淡、易消化及碎爛的食物,有吞咽困難時給予半流質、流質飲食。(2)喂食時將患者的頭部墊高,動作緩慢,從小量食物開始。一般進食前先飲少量水,濕潤一下口腔,也可調整食物的質地、形狀。由于認知能力下降,癡呆老年人會誤將骨頭、假牙吞下,甚至會將藥片不拆包裝一起咽下,因此,進食食物溫度勿過熱,以偏低為宜,以防燙傷。(3)必要時遵醫囑靜脈補充營養。
4 護理體會
作好長期老年臥床癡呆患者的護理,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護理工作者要付出極大的愛心、耐心、細心和毅力,同時還需要親屬和看護者正確地理解
老年性癡呆的特點,采取積極的態度,使癡呆老人能生活在一個充滿親情與關愛的環境中,避免歧視和虐待老人的情形發生 [3] 。通過對長期臥床癡呆患者的生活護理我們認識到,對老年癡呆患者必須早預防、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每班都要一絲不茍做好生活護理,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使其家人得到慰藉。
參考文獻
1 丁濤.實用康復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1,306-307.
2 鄭修霞.護理學基礎.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145.
3 陳立嘉,趙廣州,李衛東.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管理.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2002,8(6):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