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帕金森氏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澳苷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些有關這種藥物的主治功能的一些說明,希望能給廣大的患者朋友一些幫助。
帕金森氏病一種危害較大的疾病,主要以下的一些危害:
一 心靈閉鎖,闊別社會。帕金森氏病患者由于肢體的震顫、行動的不便,怕同事或朋友見笑,不自覺將自己封閉起來,闊別了原先熟悉的生活、工作圈。終日待在家中。家屬應悉心照顧之余多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進行一些相應心理疏導,鼓勵患者走出門,多于大家溝通,熟悉到患病也不是他的錯,更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沒有必要自我封閉。
二 身體運動性能的逐漸喪失,帕金森氏病患者癥狀一般先從單側發病,然后逐漸波及到對側肢體,藥物治療的效果也逐漸降低,副作用越來越明顯。到中晚期會影響到吞咽發聲,晚上翻身困難,
失眠等。從一開始就應該鼓勵幫助患者多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假如可以的話,適當做一些家務,增加活動量,使肌肉僵硬運動遲緩等癥狀發展減慢,緩解疾病的進展。
三 家庭負擔逐漸加重,隨著帕金森氏病病人病情的加重,帕金森氏病家庭將會面臨越來越沉重的人力和經濟負擔,病人從開始的偶然需要人照顧逐步發展到需要一個甚至兩個專門的人來照顧病人的基本生活。所以及時對帕金森氏病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減輕癥狀甚至使癥狀消失,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家庭負擔,另一方面患者的心情也會轉好,也是有利于疾病的恢復的。
鑒于這種危害,醫學人員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使用
澳苷療效顯著。澳苷通用名為單唾液酸四己糖
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主要是用于治療血管性或外傷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帕金森氏病。
澳苷一般的用法是每日20-40mg,遵醫囑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緩慢靜脈滴注。在病變急性期(尤急性創傷):每日100mg,靜脈滴注;2-3周后改為維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對帕金森氏病,首劑量500-1000mg,靜脈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靜脈滴注,一般用至18周。
澳苷治療的效果主要根據該病的一些主要的發病原因:
㈠年齡老化:
帕金森病多在60歲以后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
㈡環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因此人們懷疑環境中也許存在某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
㈢家族遺傳性:醫學專家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現了帕金森病好像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一些。
㈣遺傳易感性:遺傳因素會讓患病易感性增多,只有與環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過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衰竭、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細胞凋亡、免疫異常等機制才導致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變性丟失導致發病。
以上的內容僅供參考,對于澳苷這種藥的具體的使用請可以咨詢
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