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 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系James Parkingson于1917年首先報道,其臨床特征為進行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1]。PD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病程緩慢,持續數年至數十年,逐漸進展,最終全身僵硬而行為困難,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恰當的家庭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
1 心理護理
PD伴發抑郁癥狀的發生率國內外報道達50%-70%[2]。抑郁加重PD患者的軀體癥狀,使治療更加復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及預后[3]。因此,做好心理護理是使患者配合治療的關鍵。耐心講解疾病的特點,病程較長,緩慢進展,以藥物治療為主。家庭成員應為病人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建立好良好的家庭關系。精神上給予安慰、關心、理解,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盡量讓患者參與家庭決策及進行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給患者展示自我價值的機會,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團體活動,多與朋友,親屬交流,減輕孤單感.生活和工作中給予關心,支持,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使患者樹立信心,堅持治療。
2 藥物治理護理
帕金森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能改善癥狀,不能阻止病情進展。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類型、嚴重程度及藥物的副作用等選擇聯合用藥,需要終生服藥[4]。正確的服藥知識可改善和緩解臨床癥狀,降低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藥物治療時應詳細交代藥物名稱、劑量、服藥時間及不良反應等。強調必須遵醫囑服藥,不可隨意減藥或者停藥,這樣會使病情突然惡化引發危險的并發癥,堅持長期服藥。可選擇飯后服藥以減少惡心感。但當出現“開關”的藥效變動時,最好在進食前30-60分鐘或進食后1-2小時服藥,以降低食物對藥物的影響。容易引起睡眠障礙的藥物盡量在上午服用。告知患者的服藥的配伍禁忌,如維生素B6會降低DA制劑的療效,在服用DA制劑時禁服維生素B6[5]。晚期帕金森患者出現“不自主運動”和“開關”的藥效變動時,要每天清楚記錄服藥后活動能力的改變,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如果服用的是控釋制劑,應告知病人一定不要咀嚼或把藥丸壓碎,那樣會影響藥理作用[6]。向患者推薦幾種服藥的小竅門,如:每天在同一時間服藥;用鬧鐘提醒自己服藥;把藥放在牙刷杯旁或水杯旁;囑咐外出旅游時千萬記著帶好藥;藥物剩下2周的量時應及時補充。
3 飲食護理
調整飲食可使藥物達到更好的效果[7],高蛋白的食物會減少左旋多巴的吸收,且不利其通過血腦屏障,避免同時進食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應在服藥后30-60分鐘后再進食。合理安排三餐蛋白質攝入量,高蛋白質食物安排在晚餐供應,以減少食物對藥物的影響。以補充優質蛋白質為主,每日供給量應控制在0.8g/kg體重[8]。以植物油為主,少進食動物脂肪。
PD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紊亂癥狀,容易引起便秘,調節飲食是治療便秘的首選方法。每天攝入足夠的含纖維素的食物,攝入足夠的水份,每天2000ml。含纖維素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尤其莖桿或葉子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白菜等。患者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4 安全護理
4.1 家居安全
家居環境應從安全角度考慮。物品放置有序、固定。安裝穩固扶手,減少環境中的障礙物,家俱應靠墻放置,增加室內空間,損毀的地板立即修補,固定地毯位置,避免使用小地毯。使用利于患者操作的物品,以減少跌倒的危險。使用擠壓式或液體香皂,安裝容易開關的水龍頭,浴缸內鋪上防滑腳墊,浴室地板上鋪蓋大防滑地毯。加高座廁可便于患者容易坐起,座廁或浴缸上安裝安全扶手。避免拿熱水、熱湯及滾油等,以防發生意外。
4.2 行走安全
PD患者動作遲緩,全身僵硬,缺乏平衡感,容易發生跌倒、碰傷等不良事件,行走安全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指導患者穿防滑鞋,走路或轉身時,兩腿盡量保持距離。腳跟著地后,再邁出另一步。抬高步伐向前,雙臂自然擺動,增加平衡。想象前方有幾條平行線,每跨一步都要跨越一條平行線。轉身時,要以弧度形式向前移動,盡可能不要在原地轉彎。慢慢完成每個動作,避免彈跳及急速向前。行走時啟動或終止應給予必要的保護。照顧者千萬不可強行拉著患者走動,這樣反而會增加患者雙腳僵硬的時間。
4.3 飲食安全
食物不宜過燙,防止燙傷。如手部震顫拿不穩杯子,可用吸管飲水。用防滑墊固定碗碟,可使進食更容易。PD患者因手指震顫不能用筷,使用大把柄長勺子可降低進食困難。多提供用手拿取的食物,避免進食滑溜及圓形的食物,比如果凍等,以防哽塞。出現吞咽困難時,給予高熱量半流質飲食,進食時取60-90°坐立姿勢,吞咽速度要均速,不可過快或過慢,確定吞咽完成后再繼續進食,預防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4.4 穿衣 PD患者的動作遲緩,手部震顫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能力,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去完成每個動作,以促進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盡早準備要穿的衣物,避免到時慌張趕不及出門。選擇易穿、易脫及前面開襟的衣服,盡量選擇有拉鏈或自粘帶的衣服、鞋子,避免使用紐扣。若穿衣遇到困難時,可使用穿衣輔助器,如紐扣輔助器,穿衣棒等。
5 康復訓練
功能康復訓練是對PD患者除藥物治療以外的一項重要輔助治療措施,可明顯改善PD患者的生活質量,暫時減少疾病對患者的不良影響。
5.1 肢體的功能鍛煉
5.1.1 上肢及肩部鍛煉
聳肩、臂上舉、后伸等牽伸的鍛煉。利用機械加強肩關節的活動度和靈活性及肌力。每次15分鐘,每周3次。
5.1.2 下肢鍛煉
進行髖、膝關節屈肌腱的牽伸練習和全范圍的肌力練習,以改善肌力,保持正常的關節活動度。每次15分鐘,3次/周。
5.1.3 姿勢鍛煉
取坐位,身體朝前,慢慢抬高一條腿,盡可能地抬高,然后慢慢放下,雙腿重復動作10次。
5.2 吞咽訓練
PD患者因腦部功能退化,容易引起吞咽困難,進行吞咽練習可降低吞咽困難對患者的影響。每天進行閉唇鼓腮練習,張口訓練,、伸舌運動、露齒而笑和撅嘴訓練。用力咬牙訓練、提上唇練習,漱口動作、舌兩側擺動和環繞口腔運動等訓練。每日1次,逐漸增加到每日3次。
5.3 語言練習
PD患者腦部功能受影響使患者說話出現含糊不清,發音不良等現象。應及早進行言語訓練。講話音量低的患者可進行口型發音訓練。即發出“噫”“哦”“呀”等音,盡量拉長,最好達20秒以上。早上漱口或晚上漱口時,可含一大口水,深呼吸后把水噴出來,越遠越好。深吸一口氣,最好能從1數到20。語言失節律的患者可指導練習唱歌,用不同的語調說話,并進行漢語平陰的四聲練習,用不同的語調說話,并進行漢語拼音的四聲練習,朗讀訓練,強調語調及進行腹式呼吸練習。
參 考 文 獻
[1]方圻主編.現代內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3632
[2]陳娟,李強.帕金森伴發抑郁情況調查及心理干預.實用醫藥雜志,2010,27(2):164
[3]朱慧穎,等.影響帕金森氏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J].中國康復,2006,22(3):169-171
[4]姚景鵬.內科護理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562
[5]何志謙主編.疾病營養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45
[6]Smith LP Nursing 2002,32(3):43-45
[7]賈會.帕金森療養員的飲食.中國療養醫學.2009,18(1):33-34
[8]王剛,陳生弟.帕金森病的營養支持.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7,15(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