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醛片可用于治療
癲癇小發作及其它各型癲癇的輔助藥。在醫學上研究發現香草醛片從癇性放電的本質病因入手,直接調控神經元細胞離子通道,平衡細胞膜電位差,阻斷異常放電的產生,有效控制癲癇病的發作,同時促使缺失損壞的神經元修復和再生。香草醛片針對不同形式癲癇發作的最后共同病理機制,對癲癇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大小混合發作及遺傳性或復雜性癲癇病變,
多動癥、眩暈等有很好的治療。
經過多年眾多的患者的使用,證明香草醛片的治療效果明顯,這種效果是經過眾多的醫學人員多年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的研究過程如下:
1、1965年中國藥科大學(原南京藥學院)首次合成具有良好抗癲效果的抗癲香素。開創了抗癲香素用于抗癲癇的時代。同時引起了國際上癲癇病高發國如波蘭和美國等國家的重視。
2、 1979年,抗癲香素片用于抗癲癇的課題被列為江蘇省衛生廳重點科研項目,并組織多家相關單位共同協作,前后經歷了17年的努力,最終完成了藥理、毒理、藥物代謝動力學、質量標準、生產工藝以及臨床驗證等研究工作。
3、 1982年1月通過技術鑒定確定抗癲香素“治療癲癇療效好,無明顯毒副作用。”
4、 1982年10月江蘇省衛生廳正式批準抗癲香素片的生產。
5、 此后的20年時間里,工藝不斷改進,抗癲香素片更名為香草醛片,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癲癇和腦病。在2003年1月29日經國家食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為國藥準字H32025802。
香草醛片治療癲癇小發作,效果不錯,那么什么是癲癇,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癲癇是神經科也比較常見的疾病。中醫認為,腦為至清至粹至純之腑,為真氣所聚,維系經絡,協調內外,以主元神。腦清則神識清明,主持有度;腦為髓海,水谷精微及腎精所藏。清靈之臟腑喜靜謐而惡動擾,易虛易實,是故神傷竅閉為其病理基礎。清竅被擾。元神失控,神機散亂,則昏仆抽搐;髓海不充,元神失養,腦神乏機,致恍惚不安,目光呆滯等。心藏神,腎藏精主髓,脾運中焦,肝主疏泄而調暢氣機,可見腦與心、肝、腎、脾諸臟功能相關。先天因素,命門伏邪,或由于父母稟賦或孕產調養不當,胎氣受損,或者臟氣不平,或者氣機逆亂,臟腑功能失調。脾腎虛而生痰,肝氣旺而生風。痰濁內生,飲食不節,過食醇酒肥甘,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或氣郁化火,火邪煉津成痰,積痰內伏,一遇誘因,痰濁或隨氣逆,或因火炎,或隨風動,蒙蔽心神清竅,發為癇證,故有“無痰不作癇”說。不潔飲食,蟲阻腦竅,因蟲而致風動,也是引發癇證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