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厥俗稱昏倒,是暫時性的腦缺血、缺氧引起突然發作的一種短暫的意識喪失,多有暈厥家庭史,病因是多種不良刺激引起反射的外周血管擴張,如恐懼、緊張、劇痛、暈針。在通不良,天氣悶熱,過度疲勞,洗澡,乘車站六過久,蹲位突然站起時等情況下容易發生。
癲癇是種病因復雜、誘因廣泛、臨床表現癥狀多樣的反復突然發作的腦部疾病。臨床上癲癇發作癥狀表現多種多樣,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其中暈厥與癲癇癥狀相似,也常出現誤診。
暈厥是因為一時性的腦供血不足,導致大腦皮質高度抑制而突然引起短暫的意識喪失。輕者表現眩暈、肢體發軟、搖擺。重者突然意識喪失、跌倒、兩眼上翻,少數甚至有角弓反張、陣攣動作、流涎、咬舌、尿失禁。需與癲癇大發作、小發作鑒別。
(1)與癲癇大發作鑒別:
暈厥引起的驚厥呈角弓反張式的全身痙攣,持續時間較短。癲癇大發作表現為強直―陣攣,且持續時間長,抽搐與意識喪失同時發生;暈厥恢復較快,無明顯后遺癥,癲癇大發作恢復較慢,常有嗜睡、頭痛、精神錯亂。
(2)與癲癇小發作鑒別:
暈厥發作多伴有跌倒、小發作則無。暈厥發作及終止均較癲癇慢;且暈厥發作后全身無力,而癲癇小發作則不明顯。
暈厥常與癲癇病混淆,主要是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的癥狀與特點所造成,如意識喪失、全身痙攣、瞳孔散大、流涎、尿失禁、發作后疲倦等。
對于患有癲癇的病人,突然昏厥應該檢查清楚,及時對癥進行治療。建議自備一套病歷,以詳盡記錄患者的歷次發作情況,對病情有詳細掌握,方便及時做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