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癲癇病給患者造成的傷害常識是無法能夠感受到的,不僅給人的身體和精神帶來傷害,對家庭也是不小的負擔,一旦發現癲癇征兆或癥狀,應及時就醫,盡早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控制
癲癇的發作,對癲癇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癲癇患者在生活中都應該養成好的的生活習慣,減少癲癇的發作,患者及其家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家長或病人要詳細觀察癲癇發作情況。最好用一張卡片記錄每次發作的日期、時間(包括白天和黑夜)、一發作情況、每次持續多長時間(幾秒或幾分鐘)、有無咬舌或遺尿、發作之前有哪些不舒服的預兆、發作和哪些因素有關系(如精神不愉快、過分勞系或月經來潮)等等。
病人應當避免去有危險性的場所。在校的學生不宜參加劇烈的體育鍛煉,以免發作時造成外傷。參加工作的同志要防止在近火、近電、駕駛、高空或水下等工作崗位勞動,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飲食的選擇。癲癇較容易在體內水分過多或偏于孩性的環境中發作,所以病人不宜飲用過多的水,飲食可多吃些脂肪類物質,使身體環境略偏于酸性。
注意生活規律化。盡可能避免精神刺激。有些病人容易在睡眠或休息不夠、體力或腦力過度疲勞或情緒不愉快時發作。所以生活作息制度一定要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盡量少去人多嘈雜的場所,看電影或電視要有節制。
一定要按時按量地服藥。許多經驗和統計資料表明,癲癇病人如果堅持服藥,從不間斷,至少持續兩年以上,85%的病人可以得到控制。
長期發作的癲癇病人要設法找出規律。有的病人常在精神刺激后發作,有的在過度疲勞后發作,有的按月經周期發作,還有的與看電視、下棋有關。只要注意就能找出規律或誘因加以避免。比如可以回避誘因或在接觸誘因之后多服一些藥物就可以預防發作。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癲癇病人的健康,我們應做好癲癇病治療工作,減少癲癇病發作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