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大腦血流動力學障礙性疾病的方法已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現有的直接顱外 - 顱內旁路手術仍存在并發癥問題,阻礙了其應用。其它較為簡單和安全的非直接血管重建手術方法,如硬腦膜翻轉顳肌貼敷術(encephalomyosynangiosis,EMS),則缺乏滿意的治療效果。
在近期出版的 Stroke 雜志上,一個德國和美國聯合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將血管生成基因通過成肌母細胞介導轉染的血管重建治療方法。該研究檢驗了將血管表皮生長因子 A(VEGF)通過成肌母細胞介導轉染到大腦血流動力學障礙模型動物 EMS 肌 - 腦貼敷面的治療效果。
研究者在 C57/BL6 小鼠上通過永久性單側頸內動脈閉塞術建立動物模型,分設 EMS+VEGF 組、非 EMS+VEGF 組、EMS+ 空載體(EV)組、以及非 EMS+EV 組。通過實時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二維和三維免疫熒光、MRI 對各組的腦血流動力學損害程度、側枝循環建立、顱內血管再生、微血管暢通程度和單側卒中后皮質損害程度等進行評估。
研究顯示,能表達 VEGF 的成肌母細胞可改善建模第 14 天的血流動力學恢復情況,也可改善 EMS 手術有效率(VEGF 組 60%,EV 組 18.2%,P<0.05)和成熟皮質微血管再生程度(VEGF vs. EV,P<0.05)。重要的是,VEGF 組可縮小 EMS 術后實驗性卒中造成的皮質病灶,無論是形態學還是功能學均可減輕損害 25% 以上。
研究得出結論稱,在 EMS 治療區域引入成肌母細胞介導的 VEGF 添加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增加手術效果;并且可對缺血性卒中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