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經硬化性淋巴管炎是男性陰經淋巴管損傷而引起的一種少見疾病,常有誤診或欠妥治療。近年來該病有逐漸增多趨勢,為提高對此病的診斷水平避免誤診、誤治,現將本院2006年至2011年間,每周診治的15例患者進行綜合分析。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患者年齡18~45歲,平均34.3歲,20歲以下1例,20~29歲5例,39歲以上9例;病程3天~6個月。10例因洗澡或無意間觸摸陰經發現條索狀腫塊而就診。另外5例因有其他疾病就診時發現。分別為合并分別
生殖器皰疹2例,合并尖銳濕疵、陰經珍珠樣丘疹病、
淋病各1例。
追問病史,有11例患者都與粗暴手淫、或性服務小姐手淫頻繁、劇烈性生活等因素相關,在發生上述行為后,到發現陰經腫塊的時間為9小時至2天。
1.2 臨床表現
15例病變位于冠狀溝、包皮內板、陰經背、側緣。呈彎曲的、蚯蚓狀的,索條物狀,軟骨樣硬度,腫塊呈半透明,長約2cm~3.5cm;不與表面的皮膚及海綿體粘連,能在皮下滑動,有時感輕度疼痛或有觸痛。
1.3 實驗室檢查
15例梅毒TPPA及RPR試驗均陰性。有3例,因腫塊3個月以上仍未消退,而予以手術切除。標本作病理檢查,組織病理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處均見擴張淋巴管腔,淋巴管都呈硬化和肥厚性改變。管腔內可見均勻紅染的淋巴液,有時伴血栓性血管炎改變;管腔周圍有或無炎癥細胞浸潤。
1.4 治療與結果
對于無自覺癥狀、不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筆者建議保守觀察,囑其停止性生活,減少性興奮,盡量減少勃起次數,可予以乙烯雌酚口服,局部可以熱敷。有5例患者,3天后復診,腫塊消失。1例合并淋病患者,予以抗淋病患者,予以抗抗淋病治療5天,復診腫塊消失,尿路感染也得到了控制。對于自覺局部緊張感或輕度程度疼痛、觸痛者,除按上述注意事項處理外,還囑咐其口服潑尼松、維生素E及少量抗生素,并加用血塞通等活血化瘀藥物。5例病人經過2~4周治療后,觀察病變逐漸消退。另有合并生殖器皰疹、
尖銳濕疣的3例患者,病程較長,腫塊一直未消退,分別在3~6個月間。作腫塊切除,術中小心止血及處理淋巴管,并給泛泛昔洛韋0.25tid口服抗病毒治療。術后切口愈合可,未發生淋巴漏。隨訪半年,未再復發。
2 討論
陰經硬化性淋巴管炎是一種少見病,病因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創傷、局部機械刺激等因素有關。淋巴液回流停帶引起淋巴管擴張,管壁增厚淋巴液回流動力減小,淋巴管內栓子形成可能是形成該病的原因。
陰經硬化性淋巴管炎有自限性,放松心情及節欲,該病可在數周內自愈。有的沒經任何治療,3天內腫塊就消失了。故我們認為隨著國人性觀念的轉變,實際的患病率,要比門診就診率高很多。加強泌尿科醫師對本病認識是很有必要的,以免誤診、誤治。
如果發病由于粗暴手淫及劇烈性生活引起,明確診斷后要減少性興奮、停止性生活。并要耐心解釋,必要時可口服乙烯雌酚、活血化瘀等藥物。同時要消除患者心里壓力。因為患者得此病后羞于啟齒,或以為性病,或以為陰經
腫瘤,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反應。甚至誘發心里性陰經
勃起功能障礙(ED),故心理疏導尤為重要。
對于腫塊在3周內無明顯縮小或消退的。可以使用乙烯雌酚、潑尼松、維生素E、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藥物,經過上述治療后,大多數陰經腫塊在4~8周內消退。
對于病程超過3個月的,且癥狀明顯,陰經腫塊質地偏硬者可予以手術治療。在局麻下行腫塊切除,術中可見陰經腫塊呈條索狀結節,管狀樣結構內充滿液體,與周圍組織不粘連,如損失淋巴管,其內液體外流,淋巴管會塌陷,但要將病變的淋巴管完整切除,保留端用電刀燒灼或細絲線結扎,避免淋巴漏。本組有3例,病程較長,我們分析與病毒感染有關。除手術外,還進行抗病毒治療。
文獻報道,陰經硬化性淋巴管炎可使用熱敷、針刺、藥物(包括中藥)治療、手術治療,微波、紅外線及X線局部照射,在臨床上都是可行的。
本病還需與陰經Monder’s靜脈炎、陰經中線囊腫、陰經硬結病,陰經骨化病、梅毒硬下疳等疾病別別,通過詢問病史、腫塊性狀、X線檢查機血清學檢查等,鑒別并不困難。(騰翔,唐利杰,15例陰經硬化性淋巴管炎臨床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2年12月第21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