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男子陽弱(陽痿、早泄、性欲減退等)與人體陽虛相提并論,此乃醫家、病家根深蒂固之偏見。殊不知此類患者多有失眠、多夢、性情抑郁、急躁易怒、胸悶不適、心神不寧等癥狀,若服用壯陽之品,多有“上火”現象。
陽痿早泄盲目壯陽只會加重其性焦慮之心理癥狀,使“心火易動,精動易走”,出現虛性興奮,性欲強烈,而力不從心。其實很多陽痿、早泄病人并非真正陽虛,而以陰虛者多。
從患者年齡看 陽痿、早泄病人多為青壯年,房事不節,屢竭其精,腎陰受損,其性欲沒有減退,全身情況良好。至于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已下焦虧損、性要求較低,就診者反而較少,或為病久陰虛及陽,或有發于其他陽虛病癥之后,全身情況較差。
從病人臨床表現看 一般病人多不兼有全身陽虛狀。陽虛病人多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脈沉弱無力等。但臨床所見怕冷者少、怕熱者多,而兼見心煩、面部潮熱、兩目干澀,或頭暈耳鳴、口干苦發粘,或陰囊發粘、尿赤短黃、舌紅少苔,或苔紅黃膩、脈弦細數之陰虛或陰虛夾雜濕濁等證者較多。
從患者治療經過看 陽痿、早泄者大多有長期服用溫腎壯陽剛燥藥物史或嗜酒史,每見愈壯陽而愈痿軟,猶禾苗缺水(陰虛)而萎軟(陽痿),宜添水(滋陰)不宜烈日曝曬(壯陽)一樣;物質(陰精)乃是功能活動的基礎,久服壯陽之劑,必然導致欲火內動,耗傷陰液,出現陰虛之證。治當滋補肝腎陰精為主,如地黃湯類、二至丸、五子愆宗丸等,緩圖其功,陰滋陽長。
中醫學認為,濕熱濁瘀是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的重要病理因素。飲食自倍傷及腸胃者甚多,過食膏粱厚味,壅積腸胃,運化無力,痰濕內生,阻滯經絡,宗筋失養,或嗜酒貪甘,蘊濕成熱,濕熱循經下注,導致陽痿早泄。臨床治療此類疾病,重于中醫藥辨證施治,反對濫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