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1歲的護士南迪,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發現在正常的月經外還有些點狀的出血。這已經不是次發生了,婦科醫生還發現她的血象很低,聲像檢查她的子宮內膜有增厚。進一步的檢測發現,南迪患了子宮內膜癌。
“那一刻我所有能想到的就是我的丈夫和兩個女兒,我想多些時間陪在他們身邊,”南迪說。
不過讓南迪和她的丈夫稍稍松了口氣的是,婦科醫生告訴他們,紐約大學路德醫院(NYU Lutheran)有一位治療子宮內膜癌的專家也許可以幫到她。
南迪被推薦給了紐約大學Perlmutter癌癥中心的Ghadir Salame醫生。Salame醫生在用機器人輔助手術(robot-assisted surgery)治療子宮內膜癌方面具有很高的聲望。
“子宮內膜癌往往是高雌激素引起的,雌激素通常由絕經前婦女的卵巢分泌,絕經后可通過脂肪細胞的轉換產生,”Salame醫生解釋道。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超重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是普通女性的兩倍。
Salame醫生補充道:“雌激素依賴性子宮內膜癌患者通常比非依賴性患者有更好的預后。有約10%的絕經后出血跟癌癥相關,早期診斷對于良好的預后是非常關鍵的。”
在南迪診斷出癌癥后一個禮拜之內,她就跟Salame醫生預約了會診。Salame醫生建議她進行手術來移除子宮、宮頸、卵巢、輸卵管和部分淋巴結。
機器人輔助手術是Salame醫生推薦用來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的方法。“這項手術很安全,只需要幾個小切口,并且很容易看到需要移除的組織,”他說。“同時患者不會經歷很多痛苦,通常都不需要在醫院過夜,可以很快恢復日常活動。”
南迪在8月中旬做了手術,她選擇了在醫院過夜觀察。她幾乎沒有經歷什么術后疼痛,第二天一早就出院了。
在她手術后的一個禮拜,Salame醫生向她報告了一個好消息:病理檢測顯示,她的子宮內膜癌被成功移除了!她也不需要再進行額外的治療,比如化療或放療等。
南迪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她說:“我見過了各種各樣的醫護人員,但Salame醫生是特別的之一!”
什么是機器人手術?
機器人手術對于大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它是一種微創手術,醫生通過一系列微小的切口將手術器械放入患者體內進行手術。
這些手術器械被安裝在三個機器人手臂上,從而使醫生在執行手術的過程中可以達到的移動范圍和精度。第四個手臂上有一臺高清晰度、三維立體的照相機增強可視化,十倍放大身體的組織和結構,引導醫生進行手術。
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新希望
醫生可以在手術室控制臺通過手腳的操作和立體高清監控控制四臺機器人手臂。機器人通過識別醫生手指和手腕的移動成比例縮小移動范圍,實現實時操作手術器械。舉例來說,一英寸的移動可以縮小到四分之一英寸,從而達到理想的精度。
機器人手術的優勢有哪些?
機器人手術只需要很小的切口,所以患者的手術創傷小、疤痕小、恢復時間更快。
紐約大學路德醫院(屬于紐約大學格朗尼醫療系統)使用的手術系統是da Vinci?
Si和的da Vinci? Xi,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功效。
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新希望
目前,美國除了紐約大學路德醫院,有超過2000臺da Vinci機器人手術系統在使用。在中國有54臺,并且有800多位醫生受訓操作機器人手術系統。
除了婦科腫瘤手術之外,機器人手術還可以應用在心臟手術、頭頸部手術、胸腔手術、泌尿系統手術、結直腸手術等方面。對此感興趣的患者可以跟主治醫生溝通,看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這一手術。
參考資料:
[1] 美通社:紐約大學路德醫院的創新療法位子宮內膜癌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2] 紐約大學格朗尼醫療系統官方網站:機器人手術介紹
[3] 中國日報網: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在中國增長
[4]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官方網站
來源: e藥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