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醫院藥學部
一、小兒感冒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較多,但如果使用不當,會事倍功半。小兒應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呢?(1)不要急于退熱。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2)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常用的抗病毒藥有:三氮唑苷、板藍根沖劑等。
(3)下列情況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
支氣管炎和肺炎。
無論用何種藥物都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服藥期間多喝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泄;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應注意選擇肝腎毒性小的藥物。不要口服或注射普熱息痛;如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二、兒童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兒童在使用抗生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的
感冒發熱不要上來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時,也應青霉素。
(2)在確需使用抗生素時,不可幾個療程連續使用。
(3)不要同時聯合使用氨基糖甙類的藥物,如慶大霉素與卡那霉素聯用,聯用不僅不會增強療效和抗菌范圍,反而會增大毒性。
(4)使用后要密切觀察,一旦出現耳鳴、耳內發脹、口面部發麻、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早期中毒癥狀時,應立即停藥,必要時找醫生診治。
(5)腎功能不良者、嬰幼兒、孕婦及對這類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們的子女應慎用這類抗生素。
四環素可使兒童牙釉質損傷,形成黃斑牙,甚至影響骨骼發育。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四環素為成人用劑型,兒童不應使用,孕婦、乳婦也應慎用。此外,氨茶堿、成人用滴鼻凈及激素、興奮劑,安眠藥等,都要求禁止給兒童亂用,以防中毒。
三、哺乳期婦女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哺乳期婦女服藥后,藥物會通過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所以用藥要特別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理用藥原則,否則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損害。
(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哺乳期婦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藥物。需要用藥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
(2)不應隨意中斷哺乳。除了少數藥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過哺乳期婦女用藥的1%-2%,這個劑量不會損害寶寶的身體。對于服用安全的藥,不應該中斷哺乳。
(3)服藥后調整哺乳時間。為了減少寶寶吸收藥量,哺乳期婦女可在哺乳后馬上服藥,并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至少要隔4小時,使乳汁中的藥物濃度達到。
(4)不宜服用
避孕藥。避孕藥中含有睪丸酮、
黃體酮等進入哺乳期婦女體內,會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藥中的有效成分回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男嬰乳房變大及女嬰陰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的婦女不宜采用藥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濫用中藥。有些中藥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黃、炒麥芽、逍遙散、薄荷等。
四、老年人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1)劑量宜小不宜大 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腎排泄能力下降,藥物分解變慢,體內蓄積增加,易產生毒副反應。一般來說,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的,用藥量應為成人量的1/3,70歲用1/4,80歲用1/5。
(2)品種宜少不宜多 有些藥物之間存在協同作用,有些存在對抗作用。老年人用藥品種越多,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也越多,如阿司匹林與激素類藥品同用可誘發潰瘍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藥應突出重點,兼顧其它,用藥品種不超過4種。
(3)療程宜短不宜長 老年人腎功能減退,用藥越來越容易發生藥物蓄積中毒,有時還可能產生耐藥性,所以,老年人用藥療程應根據病情以及醫囑合理縮短。
(4)方式宜中不宜西 根據老年人代謝下降,反應遲緩的生理特點,老年人用藥以中西醫結合為好。傳統觀念認為,中藥比西藥作用緩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藥治療更安全一些。
來源:上海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