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蘭是K藥店的店長,問起這個月的生意怎樣,秀蘭說了許多同事都在說的話:“受飛檢影響,銷售稍差了一些!”
看來,飛檢的確對行業產生了一種制約,是行為上的,因此,結果也有了不同。
細析之下,飛檢對銷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陳列的改變。
以往門店往往為了銷售目的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陳列,但在此時,只能將產品乖乖地放在該放的地方,繼而使關聯銷售受到一定影響。當然,這也反過來說明,關聯陳列對銷售的確是有很大作用的。
二、銷售的規范化。
必須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只要顧客沒有處方,就只能走人。這樣帶來的結果,不僅是銷售業績的下滑,還有顧客滿意度的下降。試問:不滿意的顧客下次是不是還愿意來呢?
三、心理的變化。
說到飛檢,很多同事都會有點怕,連正常銷售都會顯得惴惴不安。
飛檢真的那么可怕嗎?其實并不一定。
從一些檢查結果來看,一些門店GSP證書被收回,一些連鎖被限期整改……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行政干預搭配市場法則,優勝劣汰,會為做得好的藥店帶來更多的客流。從這一點來看,對整個行業來說,“良幣驅逐劣幣”的飛檢所發揮的當然是積極作用。
對于隨時可能不期而遇的飛檢,藥店人應該做些什么呢?
一、配合檢查。
一些同事在檢查人員到來時有些抗拒,其實,這些“反抗”是很幼稚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也是普通人,也不想為難我們,只要門店經營合規合法,他們心里面自然也是高興的。
所以,當飛檢人員到店時,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需要通報公司的就通報公司,當然需要向檢查人員說明情況,而不能故意抵觸。
另外,提醒大家,檢查的人也不容易,來者是客,倒一杯水或是菊花茶給他們喝,這也是我們親情化服務的體現。至于喝與不喝,都沒有關系,至少做到我們該做的。
二、主動呈現。
各類文檔是檢查的“必考項目”,主動拿出來,分類整理擺放好,由檢查人員查驗。當工作人員有疑問時,應有理有節地回應,不清楚的可以向公司質量部門請示。
平時各類文檔及時準確記錄是應對檢查的關鍵,到檢查時臨時抱佛腳,哪有不著急的,著急中自然容易出錯。
三、正常銷售。
一些同事顧忌飛檢人員的存在,即使有顧客來了,也不敢正常銷售了,巴不得顧客趕緊買了東西走人。其實,按照正常的流程銷售,懂理懂法,何足懼哉?
也有一些同事覺得很奇怪,“一有檢查的人來了,門店就很安靜,連到店的顧客也很少”。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簡化了銷售流程,使顧客在店里停留時間變短,加上自身的“害怕”心理作遂,所以才中了“魔咒”。
其實,飛檢的人真的沒有那么可怕。
記得有一次,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到筆者所在門店進行檢查,結束時說了一句“這家店還不錯,特別是文檔寫得很工整,清清楚楚”,同事聽后都覺得特別開心。
說到底,我們銷售藥品,安全是根本,而飛檢也是在幫助我們構筑這一防線!
來源:中國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