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史采集 】
1.近期咽痛等鏈球菌感染, 或原有風濕熱病史,或現患風濕性心臟病。
2.
關節炎/關節痛癥狀:游走性關節痛、伴或不伴關節紅、腫、熱、功能障礙。
3.心臟炎癥狀:心悸、活動后加重、氣短、心前區不適,特別注意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包炎的癥狀(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咳嗽、端坐呼吸)。
【 體格檢查 】
1.全身檢查:生命體征,各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
(1)關節炎體征:關節紅、腫、熱、壓痛、功能障礙;
(2)心臟炎體征:竇性心動過速、早搏、心音減弱、心臟雜音;
(3)舞蹈病、 環形紅斑、皮下結節體征。
【 輔助檢查 】
1.實驗室檢查:
(1)應做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沉、抗“O”、C反應旦白、電解質、抗ENA多肽抗體、
類風濕因子、免疫球旦白、補體、抗核抗體檢查。
(2)必要時作咽喉拭子培養、抗心肌抗體檢測、抗心肌抗體吸附試驗、外周血淋巴細胞促凝血活性。
2.器械檢查:
(1)胸部X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2)必要時拍受累關節X光片。
【 診斷與鑒別診斷 】
1.1992年最新修訂的Jones標準:
(1)主要表現:心臟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結節;
(2)次要表現:關節痛、發熱、急性期反應物(ESR、CRP) 增高、P-R間期延長。
2.具有前驅的鏈球菌感染證據(咽拭子培養或ASO>500u)并有兩項主要表現或一項主要表現加兩項次要表現可診斷。
3.風濕熱(RF)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1)鏈球菌感染后狀態:
(2)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3)病毒性心肌炎;
(6)類風濕關節炎;
(7)結核感染過敏關節炎。
【 治療原則 】
1.一般治療:保暖、休息、避免體力活動和精神剌激,心臟炎需臥床休息至體溫、血沉正常后3~4周,急性關節炎休息至體溫,血沉正常后開始恢復活動。
2.藥物治療:
(1)消除鏈球菌感染:青霉素。
(2)抗風濕治療:
1)關節炎:非甾體抗炎藥,選用一種;
2)心臟炎:糖皮質激素。
(3)預防風濕熱復發:長效青霉素120萬u/3周,肌注。
3.局部病灶的處理:慢性扁桃體炎或咽喉炎的治療。
【 療效與出院標準 】
1.臨床緩解標準:
(1)發熱、關節腫痛、心臟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等癥狀緩解;
(2)血沉、C反應蛋白正常。
2.達到臨床緩解或好轉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