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山地明預防腎、肝、心、心肺聯合、肺或胰等同種異體移植的排斥反應,治療以前接受其它免疫劑患者的移植排斥反應。骨髓移植如預防骨髓移植后的排斥反應,預防或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新山地明的主要應用于哪些疾病?應該怎樣使用新山地明?
新山地明主要用于肝、腎以及心臟移植的抗排異反應,可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同用,也可用于一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新山地明適用于預防同種異體腎、肝、心、骨髓等器官或組織移植所發生的排斥反應,也適用于預防及治療骨髓移植時發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2)本品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近年來有報道試用于治療眼色素層炎、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及難治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銀屑病、難治性狼瘡腎炎等。
環孢素A是由11個氨基酸組成的環狀多肽,是土壤中一種真菌的活性代謝物.1978年英國首次將環孢素A應用于臨床腎移植,此后環孢素A又用于肝、心、肺、胰腺、骨髓等器官的移植,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明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84年環孢素A進入我國,形成了環孢素A+硫唑嘌呤+激素的三聯免疫抑制方案,大大提高了移植存活率,同時也使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大幅下降.環孢素A作為一種強效免疫抑制劑[1],近年來人們對它的研究越來越多,發現它還可用來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及抗寄生蟲病等。
新山地明的使用方法:除了某些情況需靜脈滴注山地明濃縮液外,對大部分病例,推薦口服新山地明治療。新山地明較標準山地明口服液吸收更快(平均達峰時間提早1小時,平均峰濃度提高59%),在接受維持量的腎移植患者中,其生物利用度(AUC)平均提高29%。在口服標準山地明吸收極差的患者(尤其是口服大劑量者)中,以等量轉換新山地明后,他們所獲得的環孢素生物利用度增加幅度可能超過100%。新山地明的每日總用量應分兩次服用(早上和晚上)。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靜脈給藥偶可見胸、臉部發紅、呼吸困難、喘息及心悸等過敏反應。一旦發生應立即停用新山地明,嚴重者靜注腎上腺素和給氧搶救。1歲以下兒童不宜用新山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