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圣托馬斯醫院Pisoni醫師報告,對其他免疫抑制劑耐藥的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病人,改用霉酚酸酯(MMF,
驍悉)治療有效,可降低疾病的活動性。
Pisoni等對1998—2003年期間在該院治療的86例難治性SLE病人的病歷進行了復習,評估霉酚酸酯治療SLE的適應證、療效
和安全性。
病人包括狼瘡腎炎59例,其他還有活動性沒有控制、皮膚或肺受累、血液系統受累、中樞狼瘡、脈管炎或橫貫性脊髓炎。因無效或不良反應所有病人均已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和環磷酰胺。(J Rheumatol 2005,32: 1047)
結果顯示,狼瘡腎炎病人的蛋白尿顯著減輕(尿蛋白排出量從3.01 g/24h降至1.85 g/24h),類固醇用量(從17.71 mg/d降至9.38 mg/d)和歐洲通用狼瘡活動性指數(ECLAM評分,從3.66降至2.44)顯著減少。
其他病人的類固醇用量也顯著減少(從17.95 mg/d降至10.86 mg/d),血沉從38.2 mm/h 降至29.19 mm/h,ECLAM評分從3.83降至2.49,抗雙鏈DNA抗體滴度從47.41 IU/ml降至30.31 IU/ml;而補體C3水平顯著升高,從0.66 g/L升至0.84 g/L。
37例病人出現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不耐受和感染,但因不良反應而停藥的病人僅14例,12例病人因無效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