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藥那如三味丸有消“粘”,除“協日烏素”的作用,除了用于風濕、關節疼痛、腰腿冷痛外,還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那如三味丸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效果如何?通過臨床觀察發現,藏藥那如三味丸治療三叉神經痛效果顯著。
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抽搐,是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驟然發生的閃電樣、短暫的如刀割樣、鉆刺樣、火灼樣或撕裂樣的劇烈疼痛。疼痛發作時常無預兆, 病久后局部皮膚粗糙、菲薄, 眉毛稀落。有的在發作時不斷作咀嚼動作, 嚴重者常伴有同側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 口角牽向一側, 流淚或流涎, 每次發作持續數秒鐘至2 分鐘后驟然停止。疼痛多為一側性。面部三叉神經分布范圍內某個區域特別敏感, 稍加觸碰即可引起疼痛發作, 該區域稱之為觸發點。
與中醫理論不同,。蒙醫認為三叉神經痛屬白亞瑪病范疇, 是白亞瑪頭蟲引起的以偏側頭寒性疼痛為特征的病變,故又稱寒性頭蟲病。主要由人體的三元失調, 精微耗損而身體衰弱時, 亞瑪蟲乘虛侵入人體, 隨氣血運行至頭部,導致頭部三元( 主要是巴達干) 功能紊亂, 使患部氣血運行受阻所致。
蒙藥那如三味丸具有燥黃水, 祛巴達干赫依, 殺粘, 消腫, 止痛等功效。本方性溫, 為治寒性黃水病之良藥。方中草烏殺粘、止痛、燥黃水為主; 訶子調理體素、解毒為輔; 蓽拔補胃火、祛巴達干赫依, 為之佐使。故在臨床上應用現代的物理療法將那如三味丸進行離子透入, 而達到調理三根、調整氣血運行、祛巴達干赫依、止痛等目的。
臨床采用17例患者進行那如三味丸的療效觀察。患者來自2000 ~ 2001 年蒙醫五種療法門診, 共17 例。17 例患者中, 經1~ 2 個療程治療, 疼痛減輕17 例, 占100%, 疼痛消失11 例, 占64.7%。臨床觀察證明,蒙藥那如三味丸對于治療三叉神經痛藥效顯著,值得試用。
每樣藥物在服用前都要注意用藥的安全,那如三味丸也不例外。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為了您的健康,請在您的主治醫生或指導藥師的指導下服用,同時密切接受隨訪,以便他們第一時間了解到您的用藥情況。當然,如在用藥過程有任何不良反應或疑惑,亦可第一時間向我們咨詢。
參考文獻:滿都拉、 富玉蘭《蒙藥那如三味丸離子透入治療三叉神經痛17例臨床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 200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