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病是一種好發于成年人,尤其是以青壯年好發的常見疾病,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在行走、活動時會使疼痛加重,給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帶來許多影響。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雖多,但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本文我們將主講一下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及針對的治療方法。
椎間盤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經痛很常見,但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病因絕不只有這一種,在臨床上應仔細區分病因再進行治療。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綜合征,臨床上較常見。根據病因,坐骨神經痛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炎,較為少見,主要是坐骨神經的間質炎,寒冷、潮濕常為誘發因素。原發性坐骨神經痛是受損神經分布區的發作性疼痛,無神經的傳導功能障礙和明顯的病理形態變化,影像檢查多為陰性。
繼發性坐骨神經痛臨床上更常見,主要在坐骨神經通路上神經遭受鄰近組織病變刺激、壓迫或因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腰骶部轉移瘤、腰椎結核等。
根據坐骨神經痛的疼痛性質,臨床上將其分為根性疼痛和干性疼痛。根性坐骨神經痛是由于腰骶神經根受刺激引起,患者多有急、慢性腰部受傷史,感覺腰背部疼痛,活動受限,繼之疼痛向下肢后外側擴散、放射,在咳嗽及用力時加重。檢查坐骨神經及腓腸肌無明顯壓痛,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淺感覺減退,足及拇指背屈肌力減弱,踝反射減弱,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干性坐骨神經痛發病緩慢,呈持續性鈍痛,并有發作性加重,發作時疼似刀割或燒灼樣,夜間加重。檢查患者脊柱側彎,腰部體征輕微,坐骨神經通路有多點壓痛,其所支配肌肉可萎縮,肌松弛,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試驗60度以內疼痛明顯,60度以后疼痛減輕。
在引起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的病因檢查中,影像(X線、CT、MRI)檢查是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檢查。能對多種病因做出準確診斷,為臨床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可靠依據。對于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目前有很多,可根據不同病因進行不同的選擇。歸納起來可包括:硬膜外神經阻滯,椎間盤鏡微創手術以及椎旁注射臭氧、止痛劑、激素等。另外,CT介導下的微創介入治療等方法相繼在臨床開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當患者一旦確診為坐骨神經痛時,首先就是要去除引起此病的病因,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可給予推拿、針灸、牽引、藥物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