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導致牙齦感染的細菌同樣也會引起
類風濕性
關節炎,類風濕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困擾著全球成百上千萬的患者。
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口腔健康有關。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Felipe Andrade教授說:“這項研究就像是為拼圖添上了最后幾塊,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研究負責人Maximilian Konig說:“這項研究是我們距離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源最接近的一次。”當免疫系統功能異常而自身組織導致細胞受損,從而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使關節僵硬疼痛。確認口腔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間的聯系意味著常規的刷牙就可以幫助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超過70萬英國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疾病會破壞軟組織、軟骨和骨骼。它通常比較影響女性和老年人。
英國關節炎研究機構(Arthritis Research UK)的Natalie Carter說:“過去這些年中有很多研究關注關節炎和口腔健康之間的聯系。這些研究表明,對于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牙齦疾病越發普遍與嚴重。這項研究很意義,因為它表明一種特定類型的細菌會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英國關節炎研究機構正在資助一些研究,以弄清楚口腔和消化系統中的細菌如何變化會引起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理解了這種關系能夠幫助開發出新的診斷測試方法和治療手段。”
在過去10年中,研究關注于一種名為牙齦卟啉單胞菌的細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它是一種非酵解糖的革蘭氏陰性厭氧球桿菌,是研究廣泛且證據充足的重要牙周致病菌之一。
但是Andrade教授的研究團隊并沒有確認這點,所以他們開始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背后的其它可能性。
他們得出結論,口腔疾病患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共同特征其實是一種不同的感染,被稱為“伴放線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這種細菌會刺激某些蛋白的產生,而研究人員懷疑這種蛋白質會引起免疫系統的問題,從而直接導致RA。
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RA患者的關節中和口腔疾病患者的樣本中都被觀察到的過程。Andrade教授說,這個過程自然地發生在每個人的體內,調節蛋白質功能。但對于RA患者,該過程變得過于活躍,導致化學物質的異常積累。反過來這將會導致針對這些蛋白的抗體產生,從而引發炎癥并攻擊人體自身組織,也就是RA的征兆。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該團隊使用了196個RA患者樣本。他們發現幾乎一半(92個)的RA患者有牙齦感染。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感染是RA易受性的主要因素。
Andrade教授說,我們還需要更多關于這種細菌進化的研究,這意味著未來某一天我們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成為可能。
Andrade補充說,使用類固醇、免疫藥物和物理治療法的療法可以幫助減輕部分患者的關節炎癥狀,但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所以,替代療法的研究非常重要。(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