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牌片仔癀是蜚聲中外的名貴中成藥,是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中成藥錠劑,其處方、工藝均屬國家絕密級秘密,是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和人們健康衛生意識的增強,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一個藥箱以備不時之需。基本的消炎藥啊,清熱解毒藥啊,消腫止痛藥啊,每種藥的效果單一,弄得自家像開藥房一樣,林林總總,數目眾多,最麻煩的是記不清需要什么藥,很是困擾。現在有了片仔癀,消炎止痛、清熱解毒,一片幫你搞定!
片仔癀牌片仔癀是蜚聲中外的名貴中成藥,是
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中成藥錠劑,其處方、工藝均屬國家絕密級秘密,是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它原是明朝太醫的秘方,后太醫出家,來到較為安定的閩南漳州璞山寺當和尚,他根據宮廷秘方研制出的一種特效退黃、消腫的良藥,為一方百姓解除了許多病痛,深得百姓信賴。因其外形成條索狀,使用時,切一薄片內服或外敷,片刻見效,故稱“片仔癀”。之后,片仔癀隨著當地華僑“下南洋”而流傳到世界各地,享譽斐然。片仔癀是用麝香、牛黃、蛇膽、三七等名貴中藥精制而成的。對急性、慢性
肝炎,刀、槍、
骨折和燒、燙等多種創傷,膿腫、無名腫毒及一切炎癥引起的疼痛、發熱等,有顯著療效。外科手術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傷口感染,加快愈合,因此被國際友人譽為“中國特效抗菌素”,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更稱之為“安家至寶”的“神丹妙藥”。
該藥原是明朝太醫的秘方。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癥統稱“癀”,吃一片該藥即可消炎退癀,故名片仔癀。片仔癀商標原為僧帽牌,1956年納入漳州制藥廠,成為全國獨家生產的名貴藥品,改名荔枝牌。該藥選用麝香、牛黃、蛇膽、田七等多種貴重藥材精制而成。對急慢性肝炎、喉痛、燒傷、刀槍傷痛、無名腫毒及一切炎癥引起的疼痛、發熱,具有消炎止痛、清涼解毒的作用。外科手術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傷口感染,加快愈合,因療效好,適用范圍廣,副作用小,被視為醫藥珍品,馳名中外,在國際上譽為“神州妙藥”、“中國特效抗菌素”。1979年獲國家銀質獎,1984年獲國家金質獎,1989年蟬聯國家金質獎等。遠銷臺灣、港澳、東南亞
和日、英、美、法、加拿大等國和地區。
據說在東南亞地區華僑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將離世的時候,家人都會給他服用片仔癀。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連片仔癀都無法救治的話,恐怕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可見這一藥品在當地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片仔癀”這個神秘的“國寶名藥”的來歷。
相傳,片仔癀是明朝太醫院秘方“御用良藥”,由于外形如條索,用時切一小片內服或外敷片刻見效,所以叫做“片仔癀”。萬歷年間,宮廷政變,一位閩南籍的太醫,攜帶藥方出逃,至璞山巖廟削發為僧。明朝動亂中,檔案盡皆流失,包括明時太醫的秘方都不見經傳。唯獨可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對三七的記載中獲知一二,書中記載三七產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貴,用三七入藥傳入宮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藝制作成片仔癀,后定為宮廷秘方。時間為一五五六年,并未記載藥方的真實面目。由于藥方得上述機緣隨太醫流落民間,民國時期,片仔癀秘方為漳州“馨范茶莊”所得,并生產“僧帽牌片仔癀”應市,片仔癀才從佛門傳到民間。解放后片仔癀也曾擔任著小角色,經歷10年冬眠時間,知者少,用者微。今天我們能見到這一“國寶名藥”,實屬幸運;而其藥方的廬山真面目流傳到今,仍未被全面揭開。
片仔癀與云南白藥一樣,二者作為我國中藥的兩大獨家生產絕密品種,其特效配方及獨特工藝受國家絕密保護。今天,我們僅能從片仔癀的產品說明中了解到它的四大主要成分:麝香3%,牛黃5%,田七85%,蛇膽7%。這四種成分均為我國名貴中藥,其中麝香的來源——麝,已被列為國家瀕危物種。
片仔癀是由牛黃、三七、蛇膽、麝香等制成的錠劑,氣微香,味苦、微甘。具有消炎、清涼解毒、消腫止痛等作用,對急性肝炎、眼炎、耳炎、癰疽疔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及一切炎癥引起的疼痛、發熱等癥均有療效;并能抑制消化系統癌細胞的生長。片子癀具有消炎、清涼解毒、消腫止痛等作用,對急性肝炎、眼炎、耳炎及一切炎癥引起的疼痛、發熱等癥,都有很好療效;此外,對消化系統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片仔癀為棕黃色或灰褐色,有密細紋,可見霉斑,氣微香,味苦、微甘。口服,每次0.6克,8歲以下兒童每次0.15克~0.3克,每日2~3次;外用研末用冷開水或食醋少許調勻涂在患處,每日數次,常保持濕潤。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孕婦忌服。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服用3天后癥狀無改善,或服藥期間伴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癥狀者,應到醫院就診。對局部病變切忌碰撞、擠壓。局部病灶紅腫熱痛反應劇烈,初起瘡頂即有多個膿頭者均應到醫院就診。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請將此藥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如正在服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