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人體骨骼的一種“衰老”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的脊柱和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的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使脊柱和關節的平衡遭到破壞,出現脊柱和關節的不穩定。
部分骨質增生的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患者,活動量較少,容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所以,正確判斷是否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十分重要,只有判斷準確,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治療和護理。
如果患者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明顯腫脹,或兩側肢體不對稱的腫脹時,應首先考慮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性。此時,用手指壓迫小腿前方的皮膚,可出現皮膚下陷,一般需20分鐘-30分鐘皮膚才能恢復正常外形,臨床稱之為凹性水腫現象。在下肢腫脹的同時,可見到皮下淺靜脈有擴張現象,與正常靜脈比較,患肢的靜脈明顯增粗,也可突起于皮膚表面。下肢腫脹的順序依次為足、踝關節、小腿、大腿及臀部,同時伴有患肢皮膚溫度的升高,皮膚顏色由白逐漸變紅再變紫。
下肢靜脈血栓,特別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常伴有明顯的疼痛。疼痛的性質為劇烈的刺痛。但在血栓形成的初期,疼痛可以不明顯。隨著肢體缺血及腫脹的加劇,疼痛的程度也逐漸加劇。對于個別喪失下肢感覺的患者,疼痛可能不明顯,應引起注意。
單純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一般無發熱,如果出現發熱,要考慮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基礎上發生靜脈炎或是由于靜脈炎的存在繼發產生靜脈血栓。一般發熱為下降交替出現;颊哐邪准毎臄盗棵黠@升高。
肢體壞死的出現說明患肢血液循環狀態嚴重惡化,需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否則會出現肺栓塞、肢體嚴重感染、體內代謝紊亂等嚴重并發癥,以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骨質增生引起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在家庭護理中,應注意合理補充液體,維持足夠的血容量,要求患者多飲水。如需了解更多治療及日常護理方法,可拔打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