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纖維化治療是怎樣進行的?肝纖維化以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沉積為特征,是多種原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改變,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肝硬化。
肝纖維化病理機制復雜,涉及環節較多,廣義的抗肝纖維化治療與代償期
肝硬化治療相同,包括干預影響肝纖維化發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祛除病因、抗炎癥損傷、抑制膠原纖維形成與促進其降解吸收等;狹義抗肝纖維化則指主要針對肝臟星狀細胞活化、膠原纖維增生與降解等的治療。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抗肝炎病毒等病因治療有良好作用,但是不能代替狹義的抗肝纖維化治療,原因在于:(1)抗病毒療效有限,多不是清除而是抑制病毒,應答后低水平復制患者、無應答患者、應答后耐藥反彈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新近有報道發現,即使有效的抑制了HBV,也有相當部分的患者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發生發展。(2)纖維化的發生發展除了病毒等病因本身,還與機體免疫因素、肝星狀細胞自活化因素等密切相關。即使祛除病因,如戒酒或殺滅血吸蟲,依然存在肝纖維化發生發展。(3)病人初診時已經發現存在明顯的肝纖維化,該纖維化的存在會影響抗病毒藥物的療效發揮。近年來,抗肝纖維化治療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共識,由于肝纖維化是涉及多環節的肝組織微環境“整合性”病理反應,有效的肝纖維化治療需要綜合考慮保護肝細胞與肝組織支架結構完整、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改善肝組織微循環、促進病理沉積膠原代謝等。
雖然目前尚無FDA 批準的抗肝纖維化西藥,但中藥具有有效組分與作用途徑多樣性特點,針對這種多環節的復雜病理具有綜合藥效優點,合理應用中醫藥可在抗肝纖維化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病證結合”的中醫處方用藥
肝纖維化既有疾病病理自身決定的共性病機特點,又有因為患者個體背景與疾病階段之差異所引起的個性病機,在針對具體患者辨證施治時,既需要考慮“共性”的基本證型,采用針對“病”的基本方藥,又需要在此基礎上考慮“個性”之主要證型,加上針對不同“證”的特殊方藥。根據肝纖維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意見,肝纖維化“病”的共性病機特點為正虛血瘀,正虛主要為氣陰兩虛;血瘀則主要表現為瘀阻肝絡,基本方藥可選用黃芪、白術、茯苓、女貞子、墨旱蓮、生地、桃仁、丹參、川芎、當歸、赤芍、白芍等。
(二)抗肝纖維化的中藥成藥
目前經過國家SFDA 批準的抗肝纖維化中成藥主要有:(1)
扶正化瘀膠囊,由丹參、發酵蟲草菌粉、絞股藍、桃仁、松花粉、五味子(制)組成,適用于
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屬“瘀血阻絡,肝腎不足”證者。(2)
復方鱉甲軟肝片,由鱉甲、冬蟲夏草、黃芪、黨參等11種中草藥組成,適用于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屬瘀血阻絡,氣陰虧虛,熱毒未盡證候者。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纖維化治療是怎樣進行的?以上就是對肝纖維化治療這個問題的詳細說明,由于慢性病毒性
肝病患者往往同時存在病毒復制、炎癥、纖維化等病理,臨床上多同時針對這些病理變化聯合用藥。常見的聯合用藥方式為抗病毒+ 抗肝纖維化,根據文獻報道,聯合用藥中的抗肝纖維化藥物既有扶正化瘀膠囊、復方鱉甲軟肝片、
安絡化纖、又有中藥辯證處方。有關肝纖維化治療具體用藥,請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