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引起,是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較廣,更容易演變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平時做好預防保健措施,多了解丙肝的相關知識。丙肝晚期癥狀也在人們需要了解的知識之列。
丙肝分為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兩種,因此丙肝晚期癥狀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丙肝晚期癥狀:
丙肝病毒(HCV)感染后的平均潛伏期為6~7周,潛伏期可因感染病毒量和感染方式不同而長短不同。急性丙肝病毒感染期的主要丙肝晚期癥狀與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似,丙肝晚期癥狀有很多種,即肝區不適、乏力、嗜睡、厭食、腹痛、黃疸、輕度肝脾腫大、斑丘疹、關節痛等丙肝晚期癥狀,這些丙肝晚期癥狀可能持續2~12周。但在急性感染期,60%~75%的HCV感染者并無丙肝晚期癥狀表現,少部分具有丙肝晚期癥狀表現者亦常被認為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不適,而這種不適丙肝晚期癥狀亦很快消失,因此報告丙肝晚期癥狀者更少。在急性丙肝病毒感染階段,暴發性肝炎非常少見。
慢性丙肝晚期癥狀: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HCV RNA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則為慢性丙肝患者。部分慢性感染患者可有肝區不適、惡心、腹痛及瘙癢等丙肝晚期癥狀,還有大部分患者無明顯丙肝晚期癥狀。對慢性丙肝患者進行內科查體,可見慢性肝病特征,如蜘蛛痣、肝掌、毛細血管擴張等丙肝晚期癥狀,至疾病后期,當進展為肝硬化時,則可出現黃疸、脾大、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及肝性腦病等丙肝晚期癥狀。慢性丙肝患者還可出現肝外表現丙肝晚期癥狀。
通過以上對丙肝晚期癥狀的了解,肝病專家建議人們平時注意衛生,避免因輸血等不潔途徑感染丙肝病毒。對感染了丙肝的患者,則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情,延長生命,保持生活質量,保證并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