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上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類重要的免疫效應分子,在體內以兩種形式存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體液中,具抗體活性,參與體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B細胞抗原受體。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上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類重要的免疫效應分子,在體內以兩種形式存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體液中,具抗體活性,參與體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B細胞抗原受體。
免疫球蛋白是一種濃縮的預防乙
肝病毒入侵復制的被動免疫制劑。讓人體被動地接受這種高效價的外源性抗體,可使機體迅速獲得被動保護免疫力,能短期內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離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適合人群:根據有關專家研究發現:人體一旦受到HBV侵襲,3天后就能在肝細胞內檢出核心抗體(抗-HBc)。而單純注射乙肝疫苗,得經4天之后其循環抗體平均每年下降能迅速生長。因此,單用乙肝疫苗時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人工自動免疫建立之前,已侵入人體的HBV就有可能在肝細胞內建立繁殖基地。故在對高危人群進行乙肝疫苗接種的同時,結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注射十分必要。
以下人群需要及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以及HBsAg和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和其所生嬰兒;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3。與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攜帶者密切接觸者;4。免疫功能低下者;
什么情況下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雙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要求在出生24小時之內注射1針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預防母體乙肝e抗原陽性血、陰道分泌物等的即時感染。同時可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以產生被動-主動免疫功能。
2、意外事故被乙肝患者血液、體液等接種者,如針頭刺傷、破損傷口接觸等,均可首先以每公斤體重注射0。06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獲得被動免疫保護作用。然后再以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以獲得較長遠的主動免疫保護作用。
3、
器官移植、吸毒、性亂及應有免疫抑制劑的人群。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應答明顯低于正常人,因此主張對他們的劑量應加大,可應用正常人的4倍。但應注意以應用血源疫苗效果較好,因為基因重組疫苗的免疫應答要低于前者。
母親是HBsAg和HBeAg雙陽性的新生兒,必須在出生后48小時之內(越早越好)肌肉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14天再注射一支,然后聯合應用乙肝疫苗,對嬰兒的保護率可達70%~90%。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游離乙肝病毒(HBV),防止感染的進一步擴散和調節免疫。顯著改善母嬰傳播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