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乙肝怎么辦?如何治療?治療乙肝的藥物在市面上有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針對自己病情狀況來進行治療,這對于治療各種疾病有著很重大的輔助作用,但是關于治療大家一定也是存在很多疑惑。
乙肝怎么辦?如何治療?
預防:
1.加強個人衛生意識:加強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醫源性傳播,確保一人一針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對帶血污染物品徹底消毒處理。加強血液制品管理。
2.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注意對具感染性病患的隔離,注意恢復期病毒攜帶者定期隨訪。 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人員及保育人員,應每年定期作健康體檢。急性期患者痊愈后半年內持續正常,HBsAg轉陰者,可恢復原工作。慢性患者應調離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確診前,應暫停原工作。對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穩定就可以出院。按國家規定要求,嚴格篩選獻血員。
HBsAg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無肝炎癥狀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此類人員不應按現癥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和行業衛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圍環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應與健康人分開。
3.注射疫苗,保護易感人群: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組疫苗5——10μg。產生的抗-HBs效價與保護作用呈正相關關系,一般認為>10U/L才具有保護作用。對于血液透析病人和其他免疫損害者應加大接種劑量或次數。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HBe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可與乙肝疫苗聯合使用,國內生產的HBIg多數為U/ml,用量應為0.075——0.2ml/kg。
中醫認為,乙肝病毒屬于一種“濕熱疫毒”的邪氣。中醫還認為,濕性黏膩,纏綿難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長,形成慢性病。所以說濕邪不去,肝炎是無法痊愈的。雖然如此,但不是每個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黃草、茵陳蒿祛濕的。
濕邪一般分為濕熱和濕濁兩種。
濕熱 這類患者比較多,表現為口干、口苦,喜歡喝冷水,吃了煎炸的東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較黃,舌苔黃、厚、膩。這類患者在治療方面一般選用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為主方,再酌情加減藥物治療。中成藥方面,可選用龍膽瀉肝丸、溪黃草沖劑、
雙虎清肝顆粒、乙肝清熱解毒顆粒等。食療方面,可用溪黃草、鹵陳蒿、板藍根、田基黃、雞骨草、布渣葉等清熱利濕的中藥煲湯,或煮水代茶喝。
這類患者一定要注意兩個問題:1.不能過早使用滋補藥品。濕熱的祛除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有些
慢性肝炎的患者,連續用了3個月的藥,舌苔才退干凈。如果沒把濕熱祛除干凈,就過早使用補品,不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反而會使濕熱的情況加重。2.要定期到醫院復診。清熱祛濕的藥物相對比較苦寒,有損傷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段時間后,應該找醫生看舌查脈,了解濕熱是否已經祛除干凈。如果是,就不要再繼續服用那些藥物,以免損傷人體的正氣。
臨床上治療乙肝的藥物是什么?治療乙肝的藥物除了
韋瑞德和
恩替卡韋外,還有
肝必復軟膠囊、
代丁、
阿甘定、
五靈丸、
賽若金、
邁普新、
和信、
名正、
基泰、
葉下珠片等藥物,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也是比較不錯的,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
溫馨提示:大家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選擇合適的藥物來進行治療,這樣對于治療效果才會更加顯著,患者在治療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合適的藥物去進行治療,嚴格遵照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