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什么是乙肝大小三陽?其實,俗稱的三陽,即是兩對半檢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抗核杭體(HBcAb)陽性。而俗稱的小三陽,即是兩對半檢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抗核杭體(HBcAb)為陽性。
問:什么是“
大三陽”、“
小三陽”?
答:“大三陽”和“小三陽”是指在進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對半”體檢時的二不同結果。所謂“乙型肝炎抗原兩對半”,是給5項檢測指標排了隊,它們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通常又把1、3、5項呈陽性(或+)稱為大三陽,1、4、5項呈陽性(或+)稱為小三陽。
其中,乙肝大小三陽都是反映體內乙肝病毒量和活躍程度的一數(shù)據(jù),只是反映人體內攜帶病毒的狀況,都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因而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問:“大三陽”、“小三陽”與乙肝有何區(qū)別,是不是病,具有傳染性嗎?
答:人們常說的某人“大三陽”、“小三陽”,是處于乙肝病毒攜帶狀態(tài),只是說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攜帶乙肝病毒,并不能說明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
乙肝病毒攜帶者而非患病者。其中,“大三陽”、“小三陽”伴有轉氨酶異常才診斷為乙肝。
一般認為,“大三陽”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常同時伴有乙肝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陽性,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同時演變成
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小三陽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傳染性比“大三陽”小,若乙肝病毒DNA陰性,則基本不再具有傳染性。有部分人的“大三陽”經過數(shù)年后,可自然轉為“小三陽”。
問:“大三陽”、“小三陽”的傳染途徑是什么?
答:乙肝病毒是通過體液進行傳染的。乙肝病毒只有進入血液了,才會傳染。 如輸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潔凈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帶有乙肝病毒的唾液如果附著在正常人身體上有破損的地方,而且進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會被傳染上乙肝。
其中,家庭成員間最易互相傳染。母親傳給嬰兒,是乙肝傳染的一個重要途徑。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一生都不會發(fā)病,但會傳染給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時期很容易被攜帶乙肝病毒的父母傳染。接吻、性生活等,都可能傳染乙肝病毒。
問:打乙肝疫苗有多大的用處?
答: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預防措施。目前乙肝疫苗已列入國家計劃免疫的一部分。一般說來,新生兒打過三針乙肝疫苗,半年后可產生抗體,直到上初中前都不用再打疫苗了。成年人打過三針疫苗后,也是半年后產生抗體。
但注射疫苗后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真的產生了抗體,如果沒有,還要適當加量。即使產生了抗體,也要在5至7年后再進行一次檢查,看抗體是否還存在。
曾經感染過乙肝,痊愈后自己產生抗體的人,就不必再注射疫苗了。而且,自己產生抗體的有效期要比注射疫苗的有效期長,理論上是終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