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屬于傳染病,會通過一定的途徑傳播,了解乙肝的傳播途徑,增強預防意識是遠離乙肝的最重要途徑。但是
小三陽也就是說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不存在傳染性的。乙肝的傳播途徑比較多,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血液傳播:經血液或血制品傳播乙肝病毒。
2.醫源性傳播:由醫療過程中各種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創傷性醫療器消毒不嚴格而導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也可能會導致感染。
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和攜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育齡婦女,通過妊娠和分娩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
4.性接觸傳播:個體在與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進行性接觸或生活密切接觸時可通過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陰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應采取以疫苗接種和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的綜合性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重點在于防止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措施為:①注射器、針頭、針灸針、采血針等應高壓蒸氣消毒或煮沸20min;②預防接種或注射藥物要1人1針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嚴格篩選和管理供血員,采用敏感的檢測方法;④嚴格掌握輸血和血制品。接種乙肝疫苗的重點群體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兒,一部分是成年人。現在新生的小孩都實行計劃免疫,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顯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和核心抗體均陰性,轉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種乙肝疫苗。但一般來說為保險起見,凡沒有感染過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體不足者都應該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因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則沒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那么什么樣的人群容易感染乙肝?
一、家族性傳播
來源于家庭性的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的兩種形式,尤其以母嬰垂直傳播居多。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為陽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大都會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所以要定期的到正規的大型醫院進行乙肝疫苗注射。
二、預防意識欠缺
由于經濟條件較差以及預防意識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國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始終開展得不夠理想,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種過乙肝疫苗。這就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奏效,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三、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有研究表明: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約有90%-95%會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約有20%會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會發展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
四、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腎移植、
腫瘤、
白血病、
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變為是性肝炎。
乙型肝炎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抵制劑治療者,常能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五、既往有其他肝病史者感染病毒
如原有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等)或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而且預后較差。
除此之外,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過度勞累,酗酒、性生活過度、吸毒、應用對肝臟有損害作用的藥物,營養不良,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嚴重感染或濫用藥品等,也可使急性轉為慢性。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切勿耽誤了治療良機。
百濟藥師牽掛您的健康,祝愿您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