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讓中國發出更多聲音
——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斯崇文教授
第二屆北京國際消化疾病高峰論壇即將舉行,參與本屆論壇“病毒性肝炎”專題討論的中方專家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的斯崇文教授。斯教授從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已經有幾十年,在這一領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目前擔任衛生部病毒性肝炎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委員。在采訪中,給記者感觸最深的是老一代專家的虛懷若谷,斯教授曾多次提到:“很多年輕的醫生都做了很出色的工作,應該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得到鍛煉,讓國際肝病界響起更多的中國聲音”。
記者:您是第二次應邀參加北京國際消化論壇疾病高峰論壇,您對上屆會議最大的感觸是什么?對這次大會有何希冀?
斯教授:上屆大會大家反映非常不錯。會議中討論的專題都是國內外消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除了國外的進展之外,還有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講者與聽眾的互動非常好,使得交流更加深入。我希望本屆會議能夠加強這一環節。另外,交流的范圍也要更廣一些,多請一些不同國家、不同觀點的講者,這樣可以聽到很多不同意見,收獲更大。
記者:與國外相比,我們國家在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存在哪
恩替卡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最新抗乙肝病毒新藥
廣州新特藥房——恩替卡韋(博路定)指定零售、郵購藥房。
博路定——恩替卡韋片
恩替卡韋治療初治患者第4年未再發生新的耐藥
上市的四大核苷類似物耐藥的處理
主要抗病毒藥物的優缺點
關于中藥(苦參素)的抗病毒治療
更多相關內容 >>些優勢?薄弱的地方是什么?
斯教授: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面,我們確實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主要包括:(1)政府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將乙肝定為四大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投入了大量資金,以保證臨床與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2)我們國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非常多,這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病例資源,增強了研究的科學性。(3)從“七五”到“十一五”期間,乙型肝炎防治及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續地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特別是在疾病的預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也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才。當然,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科研的投入、組織與科研條件方面。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乙肝防治的進展,剛剛完成的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如何?
斯教授:控制病毒性肝炎,預防最為重要,應該提高公眾的認知度,不能歧視肝炎患者。我國一直非常重視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采取了以乙肝疫苗接種為中心的綜合預防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從1992年開始實施大規模的乙肝疫苗接種,2002年將乙肝納入計劃免疫范圍,2005年實現了乙肝疫苗在新生兒中的全免費接種。
2002年的一項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1995年相比,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下降了大約0.9%,在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表面抗原陽性率有了明顯下降。2006年,我國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項大規模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雖然具體數字還在進行最后的核實,有待公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有了明顯下降,特別是新生兒中的感染率下降更為明顯。
記者:現在用于慢性乙肝治療的藥物越來越多,如何才能用好這些藥物?目前的研究重點是什么?
斯教授:大家公認的首先是抗病毒治療,很多研究證明,只有病毒抑制以后,患者的肝臟病變才能減輕,從而減少或阻止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其傳染性。因此,國內外的乙肝診治指南中,均認為應該最大限度的長期抑制和消除病毒,以阻止疾病進展。
目前抗病毒藥物很多,主要分為干擾素和核苷類藥物兩種,還有其他的輔助治療,如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免疫調節等治療。乙肝病毒的復制是以乙肝病毒(HBV)的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為原始模版,在核內進行復制的。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只能抑制細胞內外的游離HBV DNA,還沒有藥物和方法能將其徹底消除,因此需要長期的抗病毒治療。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患者對抗病毒治療的耐藥問題,特別是對核苷類藥物的耐藥。因此,如何解決抗病毒治療的耐藥問題,是今后研究中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