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吃月餅、聚餐、聚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件樂事。不過專家提醒,目前
脂肪肝年齡有低齡化、年輕化的趨勢,而節日里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加上吃喝無度更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加重或誘發脂肪肝危險。可以通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或選擇合適的OTC保肝護肝藥物進行預防。
疾病的“節日”
“脂肪肝”患者日漸增多,男性偏多約占70%,女性約占30%;30-60歲患者占多數(約占68%),10-20歲青少年約占20%。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脂肪肝與2型
糖尿病的關系非常密切。數據表明,20-30歲的年輕脂肪肝患者發生2型糖尿病(約20%)、血糖調節受損(35%)情況相當普遍。另外,脂肪肝往往“禍不單行”,常常伴有高脂血癥、
高血壓病、
冠心病、胰腺炎、膽囊
結石等。3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肝區不適或肝區脹疼、腹脹、惡心、乏力等,70%的脂肪肝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主要靠體檢發現,也就是說發現脂肪肝的最好途徑就是體檢。
所以,每個節日來臨的時候,尤其是中秋節,吃月餅、聚餐成為習慣,更加會容易誘發一些疾病或者加重疾病的發生。
專家提醒,中秋節,脂肪肝患者的治療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適當限制高熱量飲食、限制食物總量、堅持有氧運動、降低體重或控制體重不增加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礎,否則可能會出現肝功能反復、脂肪肝加重,治療脂肪肝將成為空談。
中秋節吃月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大部分月餅較甜膩,如果早上醒來空腹吃月餅,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泛酸,有胃病史者或致胃痙攣。”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張詩軍教授認為,即使健康人群也應飯后一段時間,半空腹狀態下將月餅分切進食,不至給腸胃增添負擔。
不僅僅早起不適合吃月餅,太晚也不適合。專家介紹,本身有
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臨睡前吃含高膽固醇的蛋黃月餅,會增加半夜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1. 吃月餅應適量:月餅不可取代正常飯食,因為月餅缺乏菜、魚、肉等食物所含的營養、纖維和維生素等。無論吃何種月餅都應“淺嘗輒止”,每次更好只吃1/4個。
2. 配熱不配冷:月餅富含脂肪,吃時不宜配喝冷飲,否則會引起
腹瀉。更好泡一杯熱茶或備一杯開水,邊吃邊飲。
3. 酸味水果配月餅:吃月餅時,可配吃味酸、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番石榴、橙子、西瓜和香蕉等,有助于人體對脂肪的吸收代謝。
4.吃月餅品清茶:邊吃月餅邊喝茶,有助于消化。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里的油,減少“積食”。綠茶和薄荷能促進人體葡萄糖代謝,烏龍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還能吸附油脂排出體外,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而汽水、可樂、果汁等含有大量糖分,吃月餅時飲用無助于健康。
5. 月餅忌高溫又怕潮,放久了餡會變質。因此,月餅存放不要超過保質期,不要認為放在冰箱里就可以長時間保存了,其實這樣存放久了也會發霉變質,能導致腹瀉。
6、對于
肝病患者特別是
肝炎、脂肪肝患者,多吃月餅病情會加重,肝臟解毒功能也會被削弱。因此,肝病患者一定要適量而止,節日里,美味雖很有誘惑,但抵住一時的誘惑,就能給健康一個長久的保障。
專家最后提醒,對于肝病患者,節日里也要有適量的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健康合理的飲食,不要熬夜,不要過度勞累,快來健康地度過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