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癥,膽管或膽囊產生膽石而引起劇烈的腹痛、黃疸、發燒等癥狀之疾病,稱為“膽石癥”。膽石癥是最常見的膽道疾病。我國的一種常見病,近年來有逐年升高趨勢。按結石所含得成分,分為三類: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混合型結石,其中以膽固醇結石最為多見。按發生的部位來分,可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其中膽囊結石占全部結石的50%左右。
膽石癥的治療目的在于緩解癥狀,減少復發消除結石,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急性發作期宜先行非手術治療,待癥狀控制后,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如病情嚴重、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在初步診斷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藥物溶石治療包括口服溶石藥物治療和局部注射溶石藥治療。(1)口服溶石藥物治療(2)經皮、經肝膽囊置管藥物直接溶石(3)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術。
●口服溶石藥物和經膽道置管直接灌注藥物溶石目前均只對膽固醇結石有效
●用于溶解膽色素結石的藥物,無論口服還是直接灌注均未達到使用階段。
●適應癥:
-同時具備下列4項條件者:口服造影劑膽囊顯影;可透X線的膽固醇結石;結石直徑小于10mm;結石的CT值50Hu
-膽囊功能良好、膽囊管通暢
-老年患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術
-可作為體外沖擊波碎石或灌注溶石后的輔助治療
●禁忌:出現急性
膽囊炎或膽管炎、膽道梗阻、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癥的患者
●常用藥物:
熊去氧膽酸(UDCA)和鵝去氧膽酸(CDCA)可增加膽汁酸的分泌;顯著降低膽汁中膽固醇、膽固醇酯的濃度和膽固醇飽和度,從而使膽固醇結石溶解。
通常療程為12-24個月,溶石成功后繼續治療6個月
治療期間每3個月復查B超,如果治療有效,結石一般每個月縮小1-2毫米;如果治療6 個月后結石體積未縮小、應停止治療。
●臨床效果:嚴格選擇適當病例,溶石成功率為60%~70%,對于膽囊中小結石,成功率可達90%。通常結石越小,溶解率越高。
-結石溶解后的復發率較高。
-熊去氧膽酸的療效優于鵝去氧膽酸,不良反應也較少。
-二者聯合使用,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和飽和度的降低程度均大于單藥使用,也大于二者作用的簡單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