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
(保健與生活2012年第10期:37)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人群中發生率在20%~25%。多數發生在30~50歲的女性,尤多見于不孕的女性。
子宮肌瘤為實性腫瘤,可以單個或數個生長于子宮的任何部位。當肌瘤生長在子宮肌壁中,周圍為肌層所包圍時,為子宮肌壁間肌瘤,此種情況最為常見,占子宮肌瘤總數的60%~70%。如生長時向子宮表面方向發展,而大部分突出于子宮表面,肌瘤表面僅為一層漿膜所覆蓋時,為漿膜下子宮肌瘤,占子宮肌瘤總數的20%~30%。如肌瘤生長時向宮腔方向突出,表面僅為一層子宮粘膜所覆蓋,稱為子宮粘膜下肌瘤,占10%左右。子宮肌瘤為良性腫瘤,其惡性變的概率并不高,約4%。但當子宮肌瘤生長增大后,往往帶來相關癥狀,給患者造成不適與不便,需要處理。
子宮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癥狀。大約1/3的患者可以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周期縮短或經期延長,亦可有不規則出血。長期月經增多,可造成繼發性貧血,久而久之出現疲勞乏力、力不從心,而慢性貧血也可造成心臟病變。腹脹、腹部腫塊和壓迫癥狀也是子宮肌瘤的常見癥狀,肌瘤壓迫膀胱,發生尿頻、排尿困難或尿潴留;;肌瘤擠壓直腸,引起大便困難;闊韌帶內腫瘤可壓迫輸尿管和髂內外靜脈和神經,發生下肢水腫和神經性疼痛。疼痛不是一般肌瘤常見癥狀,大約1/4的子宮肌瘤患者具有此癥狀,多見于一些特殊部位的肌瘤或肌瘤有繼發病變者。另外有20%~30%的子宮肌瘤患者發生不孕。
子宮肌瘤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近年來,由于患者對于器官的保留、微創乃至無創治療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對非手術治療的關注度加強,但須注意各種治療方法均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不可一味強調保留器官而延誤必要的治療。
非手術治療可分保守治療、藥物治療、高強度聚焦超聲及動脈栓塞等多種治療方法。無論哪一種非手術治療方法,均為非根治性治療,需注意隨診觀察。
現主要介紹近年來的一項新的治療方法——高強度聚焦超聲。高強度聚焦超聲亦稱為聚焦超聲外科術,是一種無創的治療方法。其治療原理為利用超聲束可以穿過軟組織后聚焦在靶點的特點,在體內靶區瞬間產生
誠然,各種非手術治療的推廣和應用拓展,使子宮肌瘤這一常見婦科疾患有了更多的治療方法,但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手術方式,它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需針對適應證進行正確決策。